新华网哈尔滨10月5日电 17岁的范加林家住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场,自打初中毕业辍学在家,他就开始留意各种招生广告,想找个学校再学点东西。他择校的标准有两条:一看收费,二看分配。最终,他选择到一所技工学校学手艺。
在东北农村,像加林一样的初中毕业生占绝大多数。尽管高中、大学已不再高不可攀,但学费与分配已经成为左右他们选择的主要依据。
来自五常市牛家镇的农民周建安说,农村孩子上学,一怕钱花了,没学到东西;二怕毕业找不到工作又回农村。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全家一年种地收入3000多元钱,现在的学校普普通通学费也得两三千,加上住宿、伙食费,几年下来成本相当于一家人5年的收入。如果不上学外出打工,一年还能挣几千元,但因为没技术只能干苦累脏险的力工活。因此,很希望有适合农村子弟学手艺的低收费学校。
这种观点在农村家长中很有代表性。哈尔滨市道里区民泉村村民叶方兰把初中毕业的儿子送到哈尔滨工程技术学校学机械加工,就是因为这个专业毕业不愁分配,每年学费不到3000元。她说,如果学了几年没有单位接收,对农村家庭来说,很难承受经济、精神的双重压力。来自哈尔滨工程技术学校的信息显示,汽车维修、机械加工等蓝领专业,近几年生源爆满,而且90%是农家子弟。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