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撞人的时候多 碰球的机会少———探访黑龙江省首支盲人足球队
2005-10-13 06:11:55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孙二爽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13日电 10月15日是国际盲人日,在盲人日到来之际,记者走进了黑龙江省首支盲人足球队。这支盲人足球队目前正在备战12月份在海南举行的全国首届盲人足球锦标赛的参赛。盲人足球队是如何训练的?盲人足球比赛有哪些规则?带着种种疑问,记者来到了这支在黑暗中踢球的队伍中。

  11日下午,记者来到了哈尔滨市盲聋哑人学校。在盲聋哑人学校的院里有一个特殊的足球场,这个球场比正常的足球场面积小,约长40米、宽20米,两侧都用围板围住,使队员们能在这个有效的场地内踢球。球门长3米、高2米。有7名盲人队员正在足球场上练习踢球,队员们看样子十五六岁左右,他们都带着眼罩,为了避免互相碰撞,队员们在足球场上发出“喔喔”的声音,示意球友们这里有人。他们的足球是特制的,足球在运动中发出“叮呤”声,队员可以通过声音辨别足球的位置。足球场上的气氛十分热烈,尽管不时有球员撞到队员身上,有的球员跌倒,但是球员们的争抢都非常激烈。

  据了解,为了参加12月份在海南举行的全国首届盲人足球锦标赛,今年6月份,黑龙江省残联宣体部出资10余万元,哈尔滨市盲聋哑人学校出场地成立了这支盲人足球队。该队共有7名队员,都是哈尔滨市盲聋哑人学校的学生,年龄都在十五六岁左右。根据规定,盲人足球赛实行5人制,除守门员外,所有选手的视力伤残程度应为B1级,即完全丧失视力并无光感,并且在比赛中须戴中间衬有吸水布料的眼罩。守门员只能在5米长、2米宽的区域内活动。比赛用足球周长在60-62厘米之间,内部装有特殊的发声系统,以便球员辨识其方位。比赛场地比正常足球场小,一般长38米,宽18米,球门宽3米、高2米,场地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硬质地,而非草坪。比赛时间上下半场各25分钟,中场休息10分钟。如50分钟内不分胜负,加时10分钟,如仍未决出胜负,则点球决胜。如果有犯规,就会被判罚点球。点球有6米和8米远两种,具体看裁判如何判决。

  在队员们休息的时候,一名叫王焕的队员满头大汗地坐在了椅子上,记者走过去与他交谈。他对记者说,很荣幸参加这支盲人足球队,虽然训练时很辛苦,经常在场地内碰撞跌倒,身体受伤是常有的事,但他觉得应该做到身残志坚,他的目标是冲击首届盲人足球锦标赛的冠军。

  该足球队的教练黑龙江大学足球队的队长孟静超表示,由于他们都是盲人,教授起来不能只靠说,有些动作必须得亲自到队员的身上摆弄,让队员们用手触摸,来感知这个动作。在布置阵形的时候,还要在每个队员的手上画出阵形图。孟静超说这些队员不怕吃苦很有拼劲儿,对足球运动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痴迷与热爱。

  在记者离开这支特殊的足球队的时候,这些队员们还在努力地练习着,祝愿他们能在全国首届盲人足球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