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以发展的思维抓落实
2005-10-17 09:44:27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17日电 17日出版的《黑龙江日报》发表题为:以发展的思维抓落实的评论员文章,全文如下:

  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打造黑龙江的核心增长极,是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点睛之笔,也是面对世纪机遇做出的迅速反应。

  打破固有的行政区划,在重度盐碱地上建设工业走廊,聚集优势产业,打造核心竞争力,这在黑龙江的发展中还是第一次。从梦想到蓝图,经过了严密论证,科学规划。目前,规划已进入实施阶段,当务之急就是解放思想,以发展的思维,大胆突破,推进和落实各项工作。

  发展的思维,就是要跳出传统的思维定式,以开放的心态、国际化的眼光,全新的办法,整合优势,弥补不足,放大发展的空间。有了发展的思维,才能够不断创新、勇于突破,才能使哈大齐这一“活力地带”,成为参与国际竞争风云际会的大舞台。

  以发展的思维抓落实,就是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上有新突破。在盐碱滩上种植企业,化腐朽为神奇,是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次成功实践。今后的园区建设,要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上不断突破,以全新的理念,高起点发展。不仅要少占耕地,减少对资源的破坏,而且,园区内的各项产业要发展低能耗、无污染的环保产业。像规划要求的那样,坚持治理优先,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构建物质循环模式,拉长资源、能源利用链条,与相关联的产业共生耦合,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以发展的思维抓落实,就是在体制创新产业升级上有新突破。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是开创一项全新的事业,更是打造黑龙江的后发优势。这是一次历史性的跨越,是向一切束缚生产力发展陈旧体制、落后观念、粗放管理的挑战。哈大齐不仅仅是三个城市的简单叠加,而是优势的聚集,通过体制创新,可以充分释放哈大齐工业走廊内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和大中型国有企业的节点能量,进行产业和项目的延伸扩展。还是通过体制创新,实现高新技术的引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多种产业相互协调配套、结构合理、资源有效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化和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以发展的思维抓落实,就是在招商引资上有新突破。尽管,哈大齐工业走廊以独特的优势,成为不可复制的“绝版题材”,成为资本追逐的热点,但招商引资的空间仍十分巨大。作为全省最大的招商品牌,哈大齐工业走廊应统一组织推介,联合招商引资。大力引进民营资本和外资,让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工业走廊建设的主力军,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和资本转移。走开放开发的路子,充分发挥各类经济主体的积极性,用新机制开发建设,积极引进民营资本和外资,特别是要引入国际资本和大的战略投资者,高起点、大手笔开发建设。要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市场化运作步伐。

  以发展的思维抓落实,就是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上有新突破。哈大齐工业走廊内,聚合了三个大中城市、两个国家级开发区、40所大学,如何有效地聚集和释放资源、产业、人才、信息的优势和能量,需要不断探索突破的方式。以产业为主线,以利益为纽带,整体规划,集中开发,滚动发展,才能推动三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在资金、技术、人才配置和土地使用上,一切服从于开发建设的整体需求,使生产要素得到合理配置、自由流动,实现互利共赢。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工业走廊上的三颗明珠相映生辉,集聚功能和辐射作用不断放大,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必将迅速增强。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在市场准入、要素流动等方面放宽政策,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强化服务职能,坚持亲商安商的理念,努力提高服务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快速发展。

  哈大齐工业走廊,展示了黑龙江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美好前景。但我们应当看到,由于受历史、自然的原因和现有体制、机制的影响,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还面临许多制约。作为一项宏大的工程,决不会一蹴而就。不断面对新的困难和挑战,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只要坚定信心,拿出九牛爬坡的韧劲,树立百折不回的精神,一件一件狠抓落实,就一定会创造出哈大齐的风光无限。

责任编辑:朱丹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