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电 黑龙江省副省长申立国昨天说,黑龙江省的劳务经济作为新兴的产业经济呈现出五大特点。
申立国是在北京召开的黑龙江—北京劳务对接会上说这番话的。他说,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由农业为主向非农产业转变。过去,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在大农业内部,现在大量的农民已经转移到加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
二是农村劳动力由以当地转移为主向异地输出转变。过去,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以向附近小城镇转移为主,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向省外、国外转移。
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由体力型为主开始向技能型转变。随着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开始涉足缝纫、电焊、轻纺等技术性较强的行业和工种。
四是农村劳动力由分散无序输出向有组织输出转变。通过有组织的转移,减少了劳务纠纷,增强了就业的稳定性。
五是从一般性劳务市场开发向打造“龙哥龙妹”劳务品牌转变。采取订单式培训、集中培训和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培训实效性,实行先培训,后输出;不培训,不输出。黑龙江省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已步入组织化、规模化、技术型、有序开发的轨道。
申立国表示,黑龙江省把劳务对接搭建农村人力资源与劳务中介组织、用人单位沟通合作的平台,作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措施,通过走出去对接、请进来对接、经贸活动对接、依托服务站对接、网络上对接等多种方式开展劳务对接活动,促进劳务输出。
申立国透露,截至9月末,黑龙江省转移农村劳动力385万人,培训农民工14.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03亿元。
责任编辑:朱丹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