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20日电 黑龙江报17日发表的关于在雪乡周边加大森林采伐量,破坏雪乡生态的报道《雪乡哭了》引起社会各界人士关注,他们纷纷呼吁尽快采取明智之举,改变当前这种只顾短期效益无序开发的局面,规范重要生态资源保护行为准则。
省第一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院长王振堂说,为了摸清雪乡的“绿色家底”,2002年春,全院林业调查工程技术人员对雪乡———大海林林业局双峰林场施业区林班的森林资源及生态环境进行了全面的勘察。目前,雪乡周边的森林蓄积总量为1969009立方米,如果去掉亚乔木为1843347立方米,雪乡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仅为87%左右,也是大海林林业局施业区森林覆盖率最高的林区。调查显示,雪乡森林覆盖率锐减的趋势在日益加剧,尤其是近些年来调高采伐量,造成雪乡生态环境变化是与直接的人为因素分不开的。
他告诉记者说:我们实地勘察的工程技术人员称雪乡“美在山水、特在冰雪、贵在大森林”。迄今仍保存着数千公顷的原始针阔混交林带,水系丰富,水质优良,海浪河源头之一就发源于雪乡境内。雪乡置于这样一个好的大生态环境,雪乡自身的生态环境更显得尤为重要,牵一发动全身,雪乡森林覆盖的锐减也会殃及我省生态地理环境的演变,时至今日不能不提醒有关部门规范立法进行保护性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多年的森林资源生态环境调查显示,山高水长,森林繁茂,地气旺盛,天地呼吸失常便很少发生。反之,森林面积小,空气湿度差,就很难达到降雨或降雪的饱和点,人们常说“乌云压顶不降雨(雪)”就是森林减少,生态异常的真实写照。
责任编辑:朱丹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