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21日电 20日是哈尔滨市规定的冬季供暖开栓日,记者走访了一些居民家庭了解供热情况。
在道里区九江街2号供热站所属的4万平方米的供热区域里,记者来到九江街7号楼2楼3门的姚先生家。姚先生拿起他家的温度计说:“现在屋里已经22度多,快到23度了。如今交热费值了,从去年开始就热起来了。”楼上的陈先生家因为阳光好,能比楼下高一二度。他说:“烧得好,我们也愿意交热费。”
据供热站站长刘凤岐介绍,这个供热站使用的热源都是哈尔滨华能供热公司提供的集中供热,有3台机组,可以供应12万平方米,但现在只开1台,供应427户居民4万平方米,24小时循环供热。
他说这里的房屋已经23年了,管网老化严重,去年进行了分户供暖,改造了管网,并把住户60型暖气片换成132型,供暖更好。这里热费收缴率去年达到90%,今年已收40%。
而在芦家街10号的小锅炉供暖站,尽管锅炉烧的不错,百姓却不满意。记者16时20分在地下室锅炉房看到,工人挥锹向炉中添煤,锅炉上的温度计显示48度。据司炉工介绍,他们是18日开始温炉,今天15时20分开始烧炉的,预计今天要烧4个小时才能达到温度要求。
记者来到芦家街12号1楼2门赵先生家。赵先生说,我就在这个锅炉上面,烧的好赖最先知道。他摸摸暖气管道,感觉挺暖和。他说,去年烧的不好,春节过后就没人管了。
同一锅炉供暖的宣武街1号3单元4楼1号贾信家里却暖不起来。贾先生今年不想一次交费。他说:“既然热是商品,你这个月烧的合格,我就交这个月的,你下个月不合格,我就不交。”
据了解,哈尔滨市共有供热总建筑面积1.22亿平方米,其中分散小锅炉占35%,也就是4000万平方米,是供热的薄弱点,这些供热企业要达到每日室温6时至21时18度的要求,有很大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