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25日电 地处小兴安岭东麓的农垦宝泉岭分局共青农场,依托远离大中城市少有污染,地净田洁的独特自然优势,加强绿色有机基地建设,并多方建立联系与国际市场接轨,全场近七成的粮食、山产、土特产贴上“绿色有机”的国际通行证,带着北大荒特有的清香、纯朴穿城市、挺欧洲,踏出了一条通往“世界厨房”之路。
国庆刚过,秋粮还没大量上市,在共青农场的有机大豆田里、晒麦场旁、工厂车间的门前,贴满发往日本、德国、东南亚各种标签的运输车辆早已来来往往。正在组织发运的外贸公司李经理介绍,到目前,全场的农产品已出口到12个国家和地区,前年以来,已累计外贸出口创汇920多万美元。今年还首次向欧盟出口有机大豆600吨,预计年度创汇将超过350万美元,全场70%的有机产品中有一半以上漂洋过海。
这个农场从1999年开始建立有机种植基地。他们从广阔的沃野中选择出有着良好生态环境,没有土壤、水源大气污染并远离交通要道,没有明显尘土污染和远离居民区的地号播种。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完全按国际有机产品标准执行,确保生产、加工、运输、贮藏等全过程不受禁用农药肥料等污染。农场与所有有机产品生产单位及个人签订了控制污染协议书。制定了有机大豆、红小豆、水稻等8种主要作物的安全生产措施标准。入库时严格按规定检验合格后再分品种、等级质量分级进行保管。当年就获得了欧盟认证的有机颁证机构“瑞士生态市场研究所”颁发的“共青有机农场”证书。2000年,农场又获得日本有机和自然食品协会(JONA)“JAS有机大豆”认证。是垦区最早获得欧盟“有机农场”认证及日本“JAS有机大豆”认证的农场之一,目前已连续四年通过认证。今年上半年,德国SGSIN鄄STITFRSENIUS公司给农场发来一份传真说经过本公司严格检测,共青农场的大豆农残、有机氯杀虫剂农残、有机磷酸酯农残、合成除虫菊酯、其他有关DFGS19的农残指数全部在德国有关条例的规定限额以下。这标志着共青农场大豆可以畅通无阻地摆在欧洲任何一个国家的餐桌上。
这个农场还充分利用有机种植基地的“国际标签”,做强做大有机食品产业,把有机种植基地,有机加工基地,有机销售网络和种植农户、公司紧密结合,走产业化道路。把农场的“爱垦”品牌有机系列产品加盟到浦优系列,利用浦优已有的销售渠道,打入上海各大超市。今年,他们还投入1800万元新建共青有机食品加工、大米加工、食用菌加工、特产粉丝、山野菜8个绿色食品工业区。全部达产进入经济运营后,年出口额将扩大到2亿元以上,利润超过5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