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25日电 发展经济,牢记环保,这是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红岗区发展经济就认准了这个理儿: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2004年起,红岗区确定了建设生态工业重镇的目标,把发展重点放在工业上,遵循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理念,采取以工厂恢复生态、以生态助推经济的发展模式,把项目经济作为新的增长点,通过存量优势、资源优势、地域优势,掀起了项目建设的新高潮。
结合区域实际,红岗通过建材、玻璃、橡胶、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坚持走膨胀裂变之路,形成与之配套的吃配型关联园区,规划建设了铁人、橡胶、玻璃三个工业园区,并确立了建设生态园区,以生态循环经济为指导,园区形成了互利共生网络,高效分享资源,实现资源和能源消耗的最小化,各生产过程从原料、中间产物、废物到产品的物质循环,实现了资源、能源、环境的最优利用。
红岗人心中的现代化园区,就是厂房林立、风格别致、道路纵横、绿树成荫、服务设施配套齐全的花园式园区。园区在发展的过程中遵循用地集中、开发集约、产业集聚、能量集合,以园区承接新增量、培育新产业、营造城市新布局、增创发展新优势的原则。通过打破地域界限,实行资源整合,统一规划布局,配套管理,形成板块与板块之间协调共建、园区与园区之间优势互补、基础设施共享、各类园区全面发展的格局。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拉动园区的产业链条,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从根本上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为严把入驻园区的项目审批关,红岗区规定,污染大、资源利用率低的不符合循环经济的项目,不许入驻;已建成投产企业都是按照园区统一要求建设,确保内部及企业外缘30米内绿化,严格监管排放的废物等方面指标;建立园区内企业间的链接,实现产业间的组合、链接和补充,形成互为关联和互动的工业生态产业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除在企业内部循环使用外,送入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工业固体废弃物全部回用或再利用,生活垃圾送垃圾处理厂;园区内逐渐形成企业共生网络,企业之间实现了共享。
目前,三个园区已纳入哈大齐工业走廊项目区内,共引进项目44个,实现引资额246730万元,其中有元丰轮胎、三精制药、馋神、旺旺食品、蓝宝石衬底基片、兴旺化工等一批投资超亿元的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