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交通管车管不住人 哈尔滨行人走路违法现象普遍
2005-10-26 08:59:43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王辛娜 张素梅 于殿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10月26日电 今年1至9月份,哈尔滨市共发生机动车与行人相撞的一般以上交通事故166起,伤89人,死亡109人,而行人交通违规行走更是导致这些事故的一个主要原因。

  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尽管教训深刻,但对这种十分普遍的社会现象,治理起来却是困难重重……

  走路违法已成普遍现象

  谈到对行人违法治理的问题,市公安交警支队有关人士一脸无奈。他说,随地吐痰、便溺,市民还能意识到这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但是在潜意识里,对“乱走路”却都没上升到违反社会公德的层面,更别说是违法了。目前,“走路违法”是不分群体、不分文化层次高低的,是一种非常普遍且难以治理的社会现象。

  他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日前,他与同事到市中级人民法院门前的转盘道执夜勤,因为这一带下道逆行的机动车特别多。

  但是在现场,他发现行人乱穿马路比机动车违法还严重:市法院对面有一休闲广场,人们扶老携幼、拖家带口地纷至沓来,路上的人行横道线形同虚设。最后,他只好派出8位交警、分4个路口规范行人违法问题,只留下2位民警治理机动车违法。

  这位副处长还说:“南岗区学府路一带有部分高等学府,应该是市民素质较高的地区,却也是交通秩序比较混乱的地带,翻越护栏、不走人行过街天桥现象挺严重。”

  说服教育交警常遭“白眼”

  南岗交警大队二中队队长杨小弘告诉记者,现在对违法走路的行人多以说服教育为主,遇到“好的”,他会认个错,遇到那“艮的”,常会扔个“白眼”给你。

  一次,他在省人大门前执勤时,见一女子从路边直插到道口中央,还以为她要找交警“问事”,忙迎上前,可这女子瞅了他一眼没吱声,从他身边走过,一直穿行到路对面的人行道。当他告诉那女子这样走违法时,那女子很横地说了句:“路上又没车,我有急事。”他正要对这名女子进行教育,一些行人围上来,竟没一人说女子有错,都为她“说情”,因上班时间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只好让这名女子一走了之。

  杨小弘说,一些市民有个不良习惯,不管啥事,都愿意围观,不问青红皂白,七嘴八舌地乱帮腔。而且在一些市民的意识中,只认为交警是管机动车的,要是管行人,则认为是“多管闲事”,反而横加指责,这都给交警执法带来一定阻力。

  将开罚单探索处罚办法

  市公安交警支队的李晓慧副处长说,因说服教育未触及痛处,人们总是改了再犯,极易埋下安全隐患。

  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哈尔滨市将对行人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对此,市公安交警支队有关人士说,越是难治理的事,越要坚决果断地治理,否则,秩序永远不会好起来。

  虽说治理行人违法将采取罚款的办法,但是罚单也并不好开。比如,一个路口有那么多违法者,你罚哪一个?如果交警要罚的人说他身上没带钱,怎么办?行人不服处罚,争吵起来怎么办?市公安交警支队有关负责人说,行人违法已成为一种社会陋习,要想终止这种陋习,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罚款措施的路子是对的,处罚的“火候”要慢慢摸索,这项工作不能怕麻烦。

  他说:“罚款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市民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