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28日电?我们是第二次来到他的机场才见到他,当一位拄着双拐、精神矍铄的长者从大办公桌旁起身迎来时,我们禁不住有些惊讶,这就是声名远播的“国内民营机场第一人”王学文呀!
?? “飞”来的航空梦
1988年,42岁的王学文从呼兰只身来到绥芬河,搭上了中俄边贸的第一班车。几年来,王学文把国产日用品大批量地运到俄罗斯,换回了汽车、化肥、木材、金属等货物。在采访中,王学文掩饰不住内心的得意:“当时每一笔贸易都非常顺,有时都超出了我的想象。”
到了1992年,资金已突破1000万元的王学文遇到了一个改变他命运的人:路德曼·亚克夫·费德拉维奇,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航空公司的一级飞行员。亚克夫建议合资开办航空公司,开辟俄罗斯到绥芬河的直升飞机航线。
王学文告诉我们,绥芬河距海参崴仅仅220公里,当时蔬菜、水果、海鲜差价却是数倍甚至数十倍,但是相对于源源不断的大宗货物流来讲,换装、吞吐能力还是较弱,进出口商品积压非常严重。他经常看到不少客商坐在铁路上面对腐烂的果蔬号啕大哭。
“对这个行业我很生疏,可以说完全不了解。”王学文坦言道,“亚克夫是我多年来最好的伙伴,是他的坦诚和执著打动了我。另外,像互补性很强的高附加值鲜活商品就必须用‘小、快、灵’的空运,这是一个朝阳产业。”
1993年3月,王学文和亚克夫拿到了哈巴罗夫斯克蓝天航空公司的营业执照,这也是中俄首家合资航空企业。6月,王学文在俄罗斯拿到了开通中俄航线的批文。
王学文的航空梦就这样“飞”来了。
梦想成真十余载
中国的新鲜瓜果、蔬菜、花卉从绥芬河陆路运到海参崴需要24小时,如果用直升飞机仅需45分钟。就为了这45分钟,王学文却奔波了整整11年。
“1993年8月,我带着俄罗斯民航总局局长的亲笔信,和亚克夫满怀信心来到中国民航总局,结果碰了钉子。现在想来很正常。”王学文呷了一口水,“当时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我没有固定机场;二是开通一个过境航线涉及国防安全,空军不可能为此专开一条航线。”
几经周折,王学文先后获取了省民航局、国家计委、总参的批准。1998年10月8日,绥芬河货运(直升机)机场正式动工。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督办下,绥芬河阜宁国际机场运营在即。绥芬河市委书记、市长徐广国明确指出“要把国际机场作为打造‘北方深圳’的一条经济命脉”。
现在,王学文舒心了。他的第一个飞行期安排得满满的,很多客商还要常年租用航线。“第一次至关重要,它关系到机场的命运。”王学文一点也没有怠慢。
王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