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29日电 随着天气逐渐转冷,许多喜欢到户外活动的老年人转入室内活动。遍布哈尔滨市的436个“星光老年之家”本是老人活动休闲的场所,可是记者在近日走访中发现,其中一些“老年之家”已经变成了居委会的办公室,还有的竟成了麻将馆。
“老年之家”成了居委会
记者在香坊区通站社区居委会的“星光老年之家”看到,在其外墙体上挂着中医按摩、针灸理疗室的牌子。“老年之家”的一楼是警务室和“中医按摩所”,而在二楼则是通站社区居委会的办公室。记者问这里的工作人员,“老年之家”变成了居委会办公室,老人要去哪里活动呢?工作人员说,可以去通站街那边的麻将馆。南岗区西桥小区的居民告诉记者,这里的农行社区“星光老年之家”早在一年前就成了居委会的办公室。
“老年之家”变成补习班
记者在民生哈量一社区的“星光老年之家”看到,大厅里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桌椅,有40多个座位。对面的墙上悬挂着一块黑板,而大厅侧面的活动室的门紧锁着。记者穿过大厅看到里面有两个房间,在其门上分别写着“美容、美发”和“房屋中介”。“房屋中介”里的一名女士告诉记者,大厅里的补习班每周二、四、六、日的晚上开课,来上课的是小学生和中学生,每人每堂课交10元钱。
“老年之家”?麻将馆?
在红河社区“星光老年之家”,40多平方米的小屋里摆着4张麻将桌,在屋内的近20位老人围坐在麻将桌旁打着牌;记者在汽轮机厂的“星光老年之家”看到,有4名老人正围着一张桌子打麻将;而在旭升社区“星光老年之家”,健身室里摆着两张桌子,有8个人在“哗哗”地打麻将。
“老年之家”难以维持
哈市自2001年9月启动“星光计划”以来,到目前已经建成“星光老年之家”436家,初衷是为了满足老年人的急需,进行入户服务、紧急救援、日间照料、保健康复、文体娱乐等多种项目。但目前,水电费、维护费、包烧费等运转资金匮乏制约了哈市“星光老年之家”的健康发展。
道外区大有坊街道办红河社区的委主任说,“星光老年之家”每年的包烧费大概得1200元,而水电费一年下来得2000多元。桌椅等公共设施的维护费用一年也得在700元左右。
一位居委会主任对记者说,“星光老年之家”建成后交给街道和社区自办自管,但由于没有资金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街、居的经济负担, 如果不搞些经营性活动,一些“星光老年之家”很难维持下去。哈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的郑处长说,《哈尔滨市城区“星光老年之家”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各区政府应把“星光老年之家”建设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但目前普遍做得不到位,街道和社区因缺少运转经费导致现状与初衷相差甚远,探索一套完善的管理、运作机制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