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栗战书:高质量做好人口抽样调查工作
2005-10-31 09:56:35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31日电 今天出版的黑龙江日报刊登了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栗战书的文章《高质量做好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全文如下:

  国务院决定于2005年11月1日起进行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我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已按国务院的部署,作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这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工作,需要各级调查机构和调查人员全力以赴、依法调查,也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给予支持配合,才能高质量地完成好这项涉及国情国力调查的任务。

  充分认识人口抽样调查的重要意义。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新形势下,开展1%人口抽样调查,摸清我省人口数量、构成、就业以及居住等方面的变化情况,掌握未来发展趋势,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好规划、政策、人口等方面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开展1%人口抽样调查,通过科学的统计调查,准确掌握人口的实际数量和变化趋势,将为研究制订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基本依据。把我省人口的最新情况搞清楚,有利于正确地制定我省宏观经济政策,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能动作用,努力增加人力资本投入,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有利于科学地制定我省社会发展政策,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快科教、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步伐,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近年来,我省流动人口日益增加,流向趋于多元化,居住的随机性加大,只有及时了解人口迁移、劳动力从业结构、居民住房以及进城务工农民等新的情况,才能科学地制定就业、社会保障和房地产市场调控等方面的政策,才能更好地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开展1%人口抽样调查,也是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基础。目前我省已进入低生育水平阶段,但人口总体素质不高、老龄化加快、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等问题凸显,结构性矛盾突出。做好这次调查工作,及时获取最新的人口统计信息,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对于做好我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突出重点,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我省各地将于2005年11月1日至10日进行1%人口抽样调查现场登记。现场登记工作开展得如何,直接关系到调查数据的质量和调查工作的成败。对此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扎实工作,确保调查数据的真实可靠。

  要切实加强领导。人口抽样调查是一项规模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各级政府要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各相关部门要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各级调查机构人员要在登记标准工作日前到岗到位。各级政府的主管领导和有关部门要深入调查工作第一线进行指导。调查经费尚未落实的要抓紧解决,调查经费要向基层特别是贫困地区倾斜,保证人口抽样调查工作顺利进行.

  要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流动人口、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是调查登记的难点和重点,特别是流动人口规模庞大,流动呈现多样化,因此,在现场登记中要特别注意核实这些数据,保证准确无误。入户登记是关键环节,各级调查机构要加强与公安等有关部门的协调,发挥他们在登记和复查工作中情况熟悉、入户方便的优势,协助调查,及时入户,确保做到区不漏房,房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圆满完成人口抽样调查任务。

  要坚持依法调查,确保数据质量。这次1%人口抽样调查要严格遵守《统计法》,依法行使调查权、报告权,保证如实填报、汇总和上报调查资料。各级人口抽样调查办公室要加强督查,做好现场登记的组织、指导和检查,全面落实调查数据质量控制的岗位责任制。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要切实负起责任,对弄虚作假或干扰、干预调查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责任,对违法行为要依法严肃查处。

  要做好宣传动员,营造良好舆论氛围。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络等新闻媒体,加强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的宣传动员。宣传动员要点面结合,重点放在调查小区。宣传重点要放在调查的意义、内容以及被调查者依法如实申报调查内容,反对和抵制弄虚作假行为,严格保守被调查者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各地、各有关单位要以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1%人口抽样调查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切实负起责任,加大调查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和督促落实力度,确保我省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任务按时顺利高质量地完成。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