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哈尔滨兴起民俗文化展 很多展品为首次亮相
2005-10-31 14:10:28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吴利红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10月31日电 随着文化生活品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的发展。近一段时间,哈尔滨应运而生的民俗文化展,让人们大饱了眼福。从“金上京”文化、满族文化到即将展示的“滨江道署”遗址的风貌,有很多展品都是首次亮相。

  今年,阿城除了对“金上京”博物馆进行整体修葺,准备展示一些新收集的文物、民俗展品,再细做原有的“金上京”文化景点建设之外,还正在打造一组体现“金源文化”及民俗特色的景观文化墙。据阿城市有关领导介绍,在已完工的大部分景观文化墙中,将集中体现区域的历史文化与整个中国文化的相融。这组墙建成后,将成为阿城市的一道民俗文化风景线。日前,阿城市还把仅在阿城出土的“铜座龙”进行放大,建成城市的一个特色的文化景观标志。“‘铜座龙’不仅是历史的丰富遗产,还是民俗文化中的瑰宝”。

  目前,正在边建设边展出的哈市首家满族文化民俗馆,从满族的服饰、生活用具、婚丧嫁娶习俗等民间珍贵藏品3000余件,用不同展品来展示满族的风土人情:清朝初期作战用的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及土炮等兵器和将士做饭用的“六耳釜”等一应俱全,当时官员乘坐的木质“轿车”和剃头匠挑的剃头挑子等,展品内容十分丰富。据黑龙江生态农业科技园负责人李红介绍,我省是满族的聚居区,有着丰富的文化基础,建造满族文化民俗馆,就是要很好地展示生活在黑龙江的满族所特有的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很多展品都是首次亮相,比如以满清性文化为主要内容的300多件展品,虽绝大多数为仿制品,但对了解和研究满清性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李红说,为让更多的人了解本埠的文化,随着整个满族风情园建设步伐的加快,将陆续展出一些珍贵的满族文物。

  随着“滨江道署”遗址主体工程的完工,布展工作也随之展开。这几天,哈尔滨道外区文体局的工作人员昼夜奋战在“滨江道署”内,按照布展图纸准确摆放每个文物的位置。据介绍,清朝时期全国100余个衙门中,涉及到洋人事务的地方很多,但是哈尔滨“道台府”中由官府修建的会洋厅是全国独有,也是其特色所在。为了保证修旧如旧,设计人员查验了大量史料和资料,并按照欧式传统风格进行修建,会洋厅的铁皮屋面采用现代材料按传统工艺进行制作,根据清末时期欧洲家具特点进行布展。即将对外开放的“滨江道署”遗址,除了在建筑上力保原来的风貌,届时还将展出大量珍贵的展品———官印,“滨江道署”遗址发掘出的百余片清末和民国初年的瓷碗、瓷瓶、瓷杯等瓷器碎片,清末建筑采用的污水渠网络、百年前“道台府”总管家书等,这都为首次亮相。

  哈尔滨市旅游局市场开发处的有关人士认为,哈尔滨民俗文化展的兴旺,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龙江的旅游内容,尤其是一年一度的冰雪旅游旺季就要到了,很多民俗文化展将成为一个内容丰富的旅游景点。

责任编辑:朱丹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