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11月2日电 日前,市民张学彦发现清朝拉林衙役书吏的手写自述《改业诗词》。该手写本充分揭露了清朝末期社会腐败、经济枯竭、国力衰败和民不聊生的落后景象,详细记录了作者在拉林衙门里当差一年多的苦难经历和他放弃仕途转而学医的无奈。
记者在市收藏家协会会员张学彦家看到:《改业诗词》手写本共32页,长8.5厘米、宽6.5厘米,均为手订墨写线装本,毛边线已全部泛黄,作者为曹宪章。据张学彦介绍,拉林县衙门系协领衙门,归双城协领衙门兼管,其规模与哈尔滨道台府相仿。该手抄本系拉林县衙役书吏所写的自述。
曹宪章在《改业诗词》中写道,他自幼心高,总想求官、求名,但因家境贫寒“要是老不进钱何所能行”。17岁时进入拉林衙门,充当抄写公文的笔贴书吏,干了一年没有拿到一文钱。其间他曾到双城去领津贴,到阿城去送年礼,看到街上一个挨一个的饭馆,遍地都是烟局,差役们为求“外差”请上司吃饭喝酒,到烟局吸大烟,而他只能在衙门里抄写公文,被派到阿城、双城去送礼取饷,心里很不是滋味。
第二年,曹宪章开始有点外差,心想可以捞点“外快”进钱了,没想到却惹出“口舌”,被捕入狱。那年曹宪章刚满19岁,被派出外差到沿江一带征收税务,不想却惹出事端,“被告进狱,先由快班带上脚拦,次压入大狱”。当时因为没有钱打点,狱卒让他靠着尿壶、闻着臭味站立不许坐下,受尽皮肉之苦。后其父变卖家产才将曹宪章保出大狱。
出狱后,曹宪章在自述中表明了对仕途心灰意冷,转而学医,只求糊口。
据张学彦介绍,这两本手写本,作为当时拉林衙门的书吏笔录的衙门内情及个人经历,将成为研究清朝末期滨江关道衙门及拉林衙门的鲜活资料,也是百年传承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