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3日电 佳木斯市郊区农民把眼光放在农村公路建设上来,盯紧建设项目以填满自己的“钱袋子”,有力地拉动了沿线经济增长。受益的百姓把农村公路视为“命根子、钱串子、血管子”,称农村公路建设为“民心工程”。
据了解,针对农村公路建设的特点,佳木斯在全省率先组建指挥部和通乡办,加大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业主负责四级保证力度,使所建工程合格率达到100% 。2003年至2005年间,累计完成农村公路建设项目110项,建设里程1375公里,总投资7.4亿元,使佳木斯57个乡镇通上高等级公路,占全市73个乡镇的78% ;348个行政村通上硬化路面和标准砂石路面,受益人口78.8万人。
农村公路建设直接拉动了沿线的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据统计,两年间,当地农民工参加工程建设6800人(次),雇佣当地运输车辆2200多台(次),平均每人每年增收4000元。同时促进了建筑机械市场、建筑材料市场和运输市场产销两旺。据悉,“十一五”期间,佳木斯将全面实施“三通工程”,即利用5年时间,使县到乡、乡到乡、乡到村3000公里的农村公路实现高等级路面相连通,使农村公路与国省干线形成高等级公路网。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