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6日电 大庆市萨尔图公安分局第五警务区日前打掉一个由10人组成的制贩假证团伙,这是迄今为止该市破获的最大一起制假证案件。该团伙人员分工精细,涉及伪造的证件、印章种类繁多,其中包括记者证、军官证、医师证、教师证等数百种证件。
据了解,该团伙仅半年时间就“销售”出2000余本各种伪造证件,其中假记者证200余本。
10月28日21时30分,萨尔图公安分局第五警务区民警夜间巡逻时,发现2名可疑男子正在往路灯杆上张贴小广告,民警当场从二人身上搜出制假证小广告200余份。
主管局长听取汇报后,认定这是一个组织严密的制售假证犯罪团伙。10月29日凌晨2时许,抓捕小组快速出击,8名涉案犯罪嫌疑人落网,去外地“进货”的两名犯罪嫌疑人正在抓捕中。警方在三处窝点内共缴获制证设备10余件、伪造证书成品、半成品达2000余件,种类高达百余种,私刻印章达百余枚。
伪造的证书“种类齐全”,这里几乎可以看到一个人生老病死所需要的所有证件。其中包括军官证、医师证、教师证、身份证、驾驶证、各高校毕业证、学士证、出生证、结婚证、离婚证、火化证等数百种。印章更是“包罗万象”,新闻出版总署印章、大庆石油管理局印章、国家税务总局印章、各军队印章、省高级人民法院印章,甚至还有原让胡路公安分局怡园派出所的印章。据了解,该团伙仅半年时间就“销售”出2000余本各种伪造证件,其中假记者证200余本。犯罪嫌疑人马某对记者说:“我负责接电话,每天能接10个左右,价钱不等,有的人比较能砍价,就收200元左右,有的收500多元。比如记者证,大多数是200多元钱一本,很多人都买。”
据了解,以一本记者证为例,进货时一般每本成本5元,制成证件后的交易价高达200元至500元。记者在萨尔图公安分局刑侦大队看到,缴获的假证书和假公章等物品密密麻麻地摆了一地。仅从外表,非专业人士很难看出这些做工精美、纸质讲究的证件是假的。
记者拿起一本假记者证,上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的印章清晰干净,依次往下翻,单位、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统一编码、发证日期一览无余,第二页下面的一行字清楚地标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监制。就连老记者都感到吃惊:乍一看,那就是真的!
为什么有人要假冒记者呢?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燕说,从记者职业特点上分析,记者在采集信息的过程中具有某种自主性与强制性的人际交往权,使得记者职业浸染了几分神秘与权威色彩,无形中消蚀了人们对记者的心理防范意识,为不法之徒提供了可趁之机;从大众心态上分析,人们对于行骗者自称是记者这一社会角色就的信任感,更容易造成自我说服与自我蒙蔽,以致上当受骗。
尽管萨尔图公安分局缴获的假记者证与真记者证不好区分,但仔细观察不难看出:1.同样是蓝色封面,与真记者证比较,假记者证上的银字比较粗糙;2.假记者证内页的姓名、性别、统一编码等印刷字体较真记者证明显小一号;3.假记者证页面的色彩较真记者证颜色深;4.真记者证封皮材料为真皮,可折叠,假记者证一折就坏。
如何辨别记者证真伪在此郑重提醒社会各界人士,提高警惕,辨别真伪,严防假记者浑水摸鱼。同时,本报就真假记者证的详细辨认问题给社会各界人士支招。首先,要看证件的样式并对内容认真核对。全国新闻从业人员用于采访的证件为“新闻记者证”,由新闻出版总署核发并统一编号。该证为深蓝色封皮,封面有烫银国徽及“新闻记者证”、“PRESSCARD”字样,封底有烫银“PRESSCARD”字样,打开后印有“新闻出版总署、国徽章”、“新闻记者证核发专用章”、“新闻记者证年检专用章”并加盖本新闻机构钢印的记者照片。其次,要对采访者的身份进行核查。如采访者未主动出示证件,被采访对象有权查看。提醒被采访者,若发现使用假新闻记者证的人,可及时向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新闻机构和公安机关举报。还可上网辨别记者证的真伪,中国记者网的网址:www.press.gapp.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