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6日电 近10年间,黑龙江省大豆向日本出口量从30万吨下降到13 14万吨。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因交易价格没与国际期货市场连动,我省大豆每年都要丢失不少国外订单。
“一手钱,一手货。”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营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今,却成了阻滞农产品外销步伐的一个因素。中国大豆网负责人刘兆福告诉记者,在我省大豆的主要出口地日本,竞争的主要对手是北美、南美大豆。这些产地的大豆价格都和芝加哥期货连动,日本生产者或进口商社,在购货时可根据芝加哥期货的价格连动随时定价、交易。如某日本企业想在年初定购当年秋天收割的大豆,而交货期却是第二年,这种情况下他们就可以通过合同约定交易价格为当时的期货价格。但在我省却做不到这样,客户只能给出一个具体的价格,而不是这样的价格约定。
据了解,在黑龙江省农产品交易中也有类似价格约定的订单销售,但其价格一般以交易时的市场价为参照,而影响市场价的因素很多,不好预测,国外客户一般更认为期货价格比较公平,所以不愿选择这种定价方式;另外,订单的履约率不高也是国外客户不愿与我省做农产品远期交易的一个原因。一些农民受利益驱动,在市场紧俏、价格发生较大的波动时,往往放弃预先的合同约定而自寻买主,令采购商的采购计划落空;长此以往,市场的流失也成为必然。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