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一些小学生也萌自杀念头 专家:8征兆可避免悲剧发生
2005-11-08 16:23:52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吴利红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11月8日电 3日,哈尔滨市道里区一所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由家长陪着走进了哈尔滨希望青少年心理救援中心。家长反映孩子有自杀的倾向,几次出现“险情”都被发现。无奈之下,家长只好求助救援中心的帮助。这里的工作人员说,开学以来,一些青少年问题咨询中,有关自杀的咨询成为热线,令人担忧。

  记者走访了哈尔滨的一些心理诊所、哈医大心理咨询门诊等处,了解到也有类似的情况,一些小学生也萌生自杀的念头。

  那名小学二年的学生,欲自杀的原因是因为家庭比较困难,受到同学的歧视,虽然老师给予了极大的帮助,但是孩子心中形成了自卑感,觉得自己非常孤独,想离开这个世界,这样可以减轻父母的负担,也不再和同学们“攀比”了。而一位刚上初中的女生,只因老师说了句“二百五”,师生关系便十分紧张,这位学生产生了厌学的情绪,整日非常郁闷,偷偷地买了安眠药,准备一死了之。

  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学吴教授说,现在青少年欲用自杀来逃离现实生活,除了他们内心素质比较脆弱外,也与教育体制有关,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黑龙江省青少年研究学会副会长、医学博士张大生介绍,从前来咨询的青少年看,家长应该重视“自杀”这个问题,一些孩子如果缺失正确的关注,非常有可能做出这样的选择。但是“自杀”也可预防的,人在选择自杀前一般有八大征状,如果家人或社会能及时发现这些征状,就会避免悲剧的发生。

  这些征状是:本人近期是否有负性生活事件比如亲人下岗、病重、负债等;是否失恋、重大考试受挫、经济突然出现窘迫等;家族或者亲朋是否有精神病史或者自杀史;本人近期是否常说“活着没意思、死了算了、这回可是一了百了”等类似的语言;是否为自杀作准备、计划等;是否已经分配财产比如存折送给亲人,告知密码,将平时最喜欢的用品、衣服等送给他人;是否得了不治之症或者自己认为是重度的疾病,或者抑郁症,自我评价低,食欲突增或突减;是否缺乏社会支持系统比如孤独、独居等。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