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提高就业竞争力 哈尔滨大学生毕业后上技校“回炉”
2005-11-12 05:50:01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孙英鑫 王仲琦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12日电 “大学生上技校,就是为了让自己有学历的同时还要有实用技术。这样在就业时才更具竞争力。”孙鹏是一名毕业于黑龙江经济干部管理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现在却在一所技校学习机器组装和电脑制图。

  孙鹏今年7月份毕业于黑龙江经济干部管理学院计算机专业。说起大学毕业后选择上技校,他认为就业时有学历重要,但有技术更好。孙鹏说,当年他参加高考的时候,计算机绝对是个热门专业。大学三年中,他主要学习了关于计算机操作、编程等知识。可到了毕业的时候,摆在眼前的事实是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太多了,社会根本没有那么大的需求量。而他自己除了会摆弄计算机外什么也不会,从大学三年级下学期到毕业后的两个多月时间里,他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听说社会上极缺懂得计算机、会使用现代化加工设备的技术工人,他就有了新的想法———上技校学手艺。经过多方打听,他最终报名上了哈尔滨电站集团高级技工学校的冷作专业。冷作专业主要学习电机设备的电脑制图、机器组装等知识。这样,他既可以发挥自己会使用计算机的优势,又可以让自己掌握真正专业化的实用技术。

  现在,孙鹏已经在哈尔滨电站集团高级技工学校学习两个多月了,每天与电机设备原理、图纸等打交道。比起其他的技校同学,孙鹏觉得自己有了大学计算机的基础,再学现在的知识很轻松,而且所学的内容更加实用,也更加具有专业化的技术特点。孙鹏还说,他现在还经常和大学同学联系,他一个班的30多名大学同学仍有一大半没有找到称心的工作。和同学们说起大学毕业上技校的事,同学们都认为他的选择挺有借鉴意义的。

  据哈尔滨电站集团高级技工学校副校长吕文声介绍,现在大学生毕业后上技校“继续深造”,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多数大学课程的设置主要是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而技校强化的却是具有专业实用技术的操作能力。一些大学生上技校后,正好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在就业时才会更具有竞争力。该学校是由哈尔滨电机厂、锅炉厂和汽轮机厂技工学校联合组成的,成立于今年7月份,主要有冷作、机加和电焊、数控等8个专业。学校合并以前,“三大动力”每所技校的毕业生都很抢手,都是企业提前到学校预订。一个电焊、数控等专业的技术工人月工资都在3000多元。哈尔滨电站集团高级技工学校今年成立后,首批招收的1200多名学生中,有60多人是来自计算机、经济管理等专业的大学毕业生。

  省教育厅有关人士表示,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我省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今年黑龙江省大中专毕业生人数预计达到17万多人,比去年大中专应届毕业生人数增加2万多人。随着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诸如高级技术工人等实用型人才十分抢手。在就业形势日渐严峻的社会大环境下,很多大学生选择到技校“继续深造”,正是为了自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责任编辑:曹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