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11月14日电 10月31日,哈尔滨市开始对违法行人和非机动车进行处罚,两周过后,行人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提高,城市交通文明初露端倪。然而在取缔行人违法行为过程中处罚难的问题仍然明显,一些人在违反交通法规时,用不理解、不配合、不以为然的态度抵制处罚,记者在连日来的采访中记录了一些抵制处罚的具体现象。
蛮横霸道型这种类型以女性居多,由于值勤交警多为男性,执法中对于女性常无计可施。
12日,在东大直街秋林岗,两女子强行横穿马路,南岗交警大队一中队教导员王达在取缔两人的违法行为时却遇到了抵制。“你好,你们横穿马路,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交警敬礼后对两人说。“违什么法呀,我们咋地了?”一女子反问。“你们没走斑马线,要处10元罚款。”交警继续告之。“我不知道啥叫斑马线,我们车就在前面,就得在这过,交什么罚款,上派出所我也敢跟你去。”两女子趾高气扬地说。“不交罚款一会记者给你们曝光。”“曝呗。”两女子满不在乎地说。就在交警为难之际。二人强行离开,扬长而去。
教育空白型以流动人口居多,一些外来人口不看报纸、电视,对法律常识知之甚少。
12日,在新阳路转盘,外地来哈打工的刘菲、张艳横穿马路,值勤交警拦下后,他们对罚款表示很意外,不愿意交纳罚款。记者问两人知不知道该怎么过马路、不按规定走路要受到处罚时,刘菲情绪激动地说,不知道,我们也不看报纸,我们就知道杀人犯法,我们不知道过马路也违法。而在果戈里大街,从呼兰区来市区的沈彦滨骑自行车在马路上逆行,被交警拦下后,一脸茫然,说自己不知道该怎么正确行驶。
误入歧途型一些人不会区分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或找不到地下通道和天桥,走着走着“误入歧途”,对于处罚感到“太委屈”。
12日,在经纬街新阳路转盘,某酒店工作人员沿着非机动车道行走,被值勤交警取缔。
该男子说,我天天在这走,以为应该在这走呢,我天天看报纸,也知道行人违法要受处罚,可我真不知道这不能这么走啊。交警说,这是非机动车道,该男子说,那我不也不是机动车吗?
无理取闹型此类型以年轻女性居多,不知是否在生活中用惯了戏谑的话语,其实对为什么受到处罚是心知肚明,但对待交警的执法行为却抱着戏谑的态度。
2日,在道外区太平桥附近南通岗,一位20多岁学生模样的青年女子在道路中横穿,被太平大队交警拦住。交警要对其进行处罚时,却颇费一番口舌。
违法女生(以下简称违):“我咋地了,截我干啥呀?”
交警:“你过马路没按规定行走。”
违:“那我走哪呀?”
交警:“斑马线。”
违:“就那白杠杠啊。”
交警:“对,过马路要走斑马线,你不知道吗?”
违:“你累不累呀,这也不是南岗、道里,一个屯子哪宽绰在哪走呗”。
交警:“你这是违法的,请交10元罚款。”
违:“我没钱”。
交警:“那你读一遍‘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十大交通陋习’”。
违:“我不认识字,你给我读一遍吧。”
交警:“我可以读,那你必须交罚款,给你家里打电话送钱。”
违:“那还是我读吧……”
无可奈何型一些违法行人在接受处罚时,以没钱为由抵制处罚,是否真没带钱,也是真假难辨,有的怎么说都行,就是不交罚款,让执法人员万般无奈。
12日,在中山路省政府岗,一男子骑三轮车不按非机动车道行驶,交警对其处以下限10元罚款,而该男子却说身上没带钱,交警等了40分钟依然未果。在花园街,一女子也因骑三轮车违法,被交警拦下。该女子强烈要求这次先警告一次,交警说路边都有宣传提示,提示这么久还要警告吗?任交警怎么说违法行为应该自愿接受处罚,该女子就是不交罚款。
违规行人嚷嚷:“走路咋还罚款呢,不交!”这是近日记者在哈尔滨街头抓拍的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