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先工人后干部 龙煤集团补欠工资11亿元赢得发展后劲
2005-11-20 06:56:39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赵洪平 王玮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20日电 龙煤集团将拖欠14年之久、总额在11亿元以上的历史欠账,全部补还给职工,较好地解决了影响企业稳定与和谐发展中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省领导先后就此事做出批示,给予肯定。

  对于31万煤矿工人来说,今年的阳光格外灿烂。他们终于领到了拖欠14年之久的薪水。

  14年,31万煤矿工人、200万家属和他们的企业一起经历了风雨。如今,国有重点煤矿的优良资产重组,把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职工群众。龙煤集团在组建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将拖欠14年之久、总额在11亿元以上的历史欠账全额返还。

  一度愁云遍布的矿区变得豁然开朗起来。构建和谐矿区,龙煤集团正在努力。

  去年岁尾挂牌成立的龙煤集团,当时就面临着突出的欠账问题:截至去年末,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四矿共拖欠职工工资和津贴11.1亿元。欠账直接涉及职工31万人,占全省工业企业职工总数的1/3,特别是事关11万直接为煤矿创造效益的井下采掘一线职工和辅助职工,以及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

  长年的拖欠;使矿区职工陷入了贫困的境地。职工住房难,看病难,子女上学难,取暖买煤难,不少家庭生活难以为继。尽管近年来煤矿经济有所好转,但截至去年底,四矿家庭人均月收入不足150元的困准职工仍有4万余人。

  职工的事是最大的事。龙煤集团充分发挥集团重组的优势,紧紧抓住市场形势好、效益提升的有利时机,克服刚刚组建,改革成本增大,资金较为紧张的实际困难,把“补还职工欠账”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全部完成了补欠工作。“先煤矿后厂处,先基层后机关,先工人后干部”的补欠原则,使矿区职工的心又热了。

  过去由于长期拖欠工人工资,一线职工流失严重,出勤率最低时不到平时的一半。个别职工私自到小煤矿打短工,有的甚至利用企业的设备干私活挣外快。补发工资后,职工们看到了企业发展的希望,工作劲头足了,出勤率提高到98%。

  企业关系更加融洽了龙煤集团在补还欠账上对重组企业和存续企业一视同仁,集团提出宁可自己少分配,也要补还所有职工群众的历史欠账。集团职工在企业效益增长的同时工资水平并没有“超增长”,而是在较低工资水平的基础上完成了补还职工欠账的任务,这等于集团职工把增加收人的机会拿出来与存续企业职工共享。存续企业的职工心平了,气顺了,与集团的关系更加密切。

  值得一提的是,龙煤集团在补欠过程中,优先补还下岗职工的欠账,并且一次发放足额到位。对特殊困难的下岗职工,企业还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特别的救助。下岗职工再次燃起生活的勇气。

  职工的生产积极性释放出来,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今年1-10月,原煤产量4433万吨,同比提高23万吨;全年预计完5300万吨,同比增产15万吨.全年预计赢利20亿元,预计实现税金23亿元。

  补欠带来的另外一个可喜效应是职工能够安心、安全地进行生产了。与此同时,龙煤集团也加大了补还安全欠账的力度,增加了安全投入,安全费用吨煤由8元提高到15元,全年安全投入安排12亿元,同比增加投入9.5亿元。安全生产形势出现了很大的改观,今年1—10月,集团国有重点煤矿杜绝了3人以上重大事故,百万吨死亡率0.88,同比下降0.32。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