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21日电 齐齐哈尔市地税局的奋斗历程就像是一首歌,坚韧而朴实,激越而嘹亮。他们凭借拥有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作风过硬的铁军,在实践中不断拼搏,又在拼搏中不断实现着超越,累计荣获国家、省、市各级荣誉180余项,今年又摘取了“全国文明单位”这块奖牌。这标志着这支以“地税文化”统领的文明之师,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以卓有成效的业绩,树起了一面鲜亮的旗帜。
和谐社会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全民精神文明素质的普遍提高。市地税局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紧密扣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之中,高起点、高标准地解决了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征纳关系的和谐以及地税与社会的和谐这三大问题,不但凝聚了人心、鼓足了干劲、推进了工作,而且朝着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目标,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公心执政营造人与人关系的和谐
要创建文明之师,人是第一要素。在创建工作中,市地税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德礼对此始终紧抓不放,他把积累10年的“地税文化”作基点,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指导内部管理工作,以创造性、开拓性的工作为标尺,严格要求自己和局领导班子成员。
在局长带领下,全局在重大经费支出、重大物品采购、基建工程、人事任免等关键问题上,始终坚持集体研究、决策。办公楼改建通过公开招标、班子集体决策,400万元的基建工程节省了80万元;全系统机构改革裁员140余人,轮岗100余人,提拔使用领导干部90余人,坚持群众测评、政绩考核、任前公示,使全局干部职工心服口服,无一怨言,且全系统精神面貌大振。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班子成员深入基层,虚心听取意见,征集梳理出15条意见,并将整改意见在全局公布,得到全系统干部的一致好评。
为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执法公正、服务规范的地税铁军,这个局在文明创建工作中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开展以思想道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为内容的“四德”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正人心、暖人心、稳人心、聚人心“四心”教育和珍惜工作岗位、珍惜执法权力、珍惜集体荣誉、珍惜个人前程、珍惜家庭幸福的“五珍惜”活动。在普遍开展税收“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的基础上,市地税局采用典型引路的方法,大力加强各种能手培训,实行人才激励机制。他们还创造性地实施任、易职干部新岗培训,不称职干部易岗培训,新录用干部“三岗”培训工作,全面提升了地税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局领导班子公正、廉洁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解决了内部矛盾,人心齐了,全局似“九牛爬坡”,个个奋力。这支队伍以全新的精神面貌,娴熟的业务技能和高昂的斗志呈现在市民面前。
在组织税收收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市地税局一年登上一个新台阶,税费收入由1994年的3.22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13.22亿元,增幅达310%,占据了地方财税收入的“半壁江山”。公正执法营造征纳关系的和谐
市地税局领导班子有一个清晰的认同:内部人与人关系的和谐,是做好一切税收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如何营造征纳关系的和谐是税收工作的关键。有了和谐的征纳关系,精神文明建设成效将会辐射周边、大放异彩。
公正执法是打开征纳矛盾之锁的第一把“钥匙”。他们以“地税文化”为治局理念,在全面执行《税务干部十五不准》的基础上,贯彻执行省局的《四条禁令》,以此作为公正执法的“高压线”,进一步端正地税部门作风,同时开展“十四查,十四看”等活动,加强行政执法权和管理权的监督。在提高全员公正执法意识的基础上,这个局建立实施了相应的制度、规章和措施,形成了一个公正执法完整的保障体系。这个局创造性地提出全员提高“六个能力”,即把握全局重点,提高服务经济能力;推动依法治税,提高规范行政能力;科学精细管理,提高税收征管能力;加强班子建设,提高带好队伍能力;提倡勤政廉政,提高拒腐防变能力;求真务实高效,提高开拓创新能力。通过加强“六个能力”建设,地税系统工作人员公正执法能力和执法质量大大提高。同时,市地税局认真开展了“阳光稽查”活动,严厉打击偷、骗、抗税等违法行为,净化纳税环境,营造税企双方相互支持、相互理解和相互监督的氛围,使纳税人气顺心舒,维护了良好的税收秩序。
优质服务是打开征纳矛盾之锁的第二把“钥匙”。市地税局在全省率先推行了“税收管理员”模式,使管理人员以地域为责,经常深入业户,密切征纳关系,并适时宣传辅导业户,帮助解决难题。这个制度的推广实施,犹如数千个流动服务窗口,随时向纳税人敞开。“零距离”的服务不但提高了纳税的遵从度,也从根本上理顺了税收征管体制的不和谐问题。
这个局开展的以“纳税人舒不舒心、满不满意”为标准的优质服务工程,得到了纳税人的交口称赞。他们对办税人实行“五个一”服务,即一张笑脸相迎、一句您好问候、一腔热情接待、一片真情办税、一声再见相送。在为纳税人服务过程中,他们推行“六项制度”,即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无偿代办制、失职追究制、否定报备制、服务承诺制;实行办税“三个简化”,即简化办理税务登记手续、简化纳税申报手续、简化减免税审批手续;实施“四个实行”,即实行对纳税人政务公开、实行现场办公、实行特事特办、对残疾人实行上门服务,使纳税人从过去繁杂的办税手续中解脱出来,做到“进一个门,见一个人,办一件事”,建立了快捷、高效的办税绿色通道。这个局还设立了“共产党员先锋示范岗”,开展阳光政务活动;设立“公仆卡”,为纳税人提供24小时税收咨询服务;利用互联网,设立“地税网站”;在市有线电视台开展“市民天天点税法”栏目,为广大纳税人提供便捷的税收政策咨询等服务。
竭诚服务地方营造地税与社会的和谐
作为地税部门实现与社会的和谐,是高品位的追求和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精神文明建设持久深入发展之必须。
市地税局抓住“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大政方针,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全力打造新时期地税形象,实现了地税部门与社会的和谐共处。
这个局首先抓紧组织税收收入不放松,以“依法治税,从严治队,科技加管理”为先导,本着胸怀家乡的朴素情感,对税收科学精细管理,连年超额完成税收计划,并实现大幅度增长。截至今年10月末,这个局已累计组织税费收入94.36亿元,强有力地支持了齐市地方经济的发展。
这个局全力提供税收优惠政策,支持齐市老工业基地改造、招商引资、农民减负及下岗再就业等项工作,使一批企业和下岗人员渡过难关,走上发展的坦途。齐化集团有限公司在生产经营中出现资金困难,市地税局特事特办,采取合并征期的方式,缓解了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资金压力,真正做到了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黑龙江光明松鹤乳品有限责任公司在扩大生产关键时刻,市地税局现场办公,按照国家相关政策,为企业减免所得税3528万元,给该企业发展积蓄了强大的后劲。几年来,市地税局累计为符合税收优惠政策条件的纳税人减免各项税费2.06亿元。
市地税局一贯以扶持困难企业的发展为己任,在将税收优惠政策用足、用好的同时,投入资金扶持企业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加薪助燃。他们大胆扶持前景好、项目好的困难企业,使这些企业走出困境,并逐步发展壮大。鲁宏型窗厂就是该局以税务周转金扶持的典型,当时,型窗项目市场前景较好,但鲁宏型窗厂是为安置铁路下岗职工而成立的集体企业,缺乏启动资金,经营举步维艰。市地税局调查后向其投入了80万元税务周转金,随后又进行政策扶持,不仅解决了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而且使企业逐步发展壮大,现已成为利税大户。北疆水泥厂原为区级小厂,转制后被资金困扰难为生计,市地税局立即投入160万元税务周转金,使北疆水泥厂生机大展,现已成为集工贸、建材、房地产等多项经营项目为一体的大集团,成为了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
作为鹤城一分子,市地税局时刻不忘弱势群体,常年坚持扶贫济困,将爱心奉献给社会。他们常年坚持帮扶齐市永固建材厂20户特困职工,为帮扶对象寻找脱贫门路;指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富裕县繁荣乡挂职,专门负责扶贫工作,为农村奶牛产业发展积极筹措资金,建奶站,为农户添置饲料粉碎机等设备,使农民增加了收入;开展对甘南中兴乡兴久村的扶贫工作,从筹措春耕物资到抗旱打井,从扶助贫困学生到解决农民的米面油粮和过冬棉衣等问题,扶助农民生活,扶持农村发展。自2001年以来,这个局累计捐助扶贫助学资金40万元,救助失学儿童155名,帮扶村屯204个,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市地税局以税收征收到位、优惠政策减免到位、困难企业扶持到位和对社会献出的赤子之心,赢得了社会对地税部门的高度赞誉。他们不仅用勤勉的工作谱写了一首与社会和谐之歌,也使精神文明之花越开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