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黑龙江省采取紧急措施应对可能的松花江水污染
2005-11-23 00:50:58 来源:新华网  作者:高欣 徐雪丽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新华网哈尔滨11月22日电  面对可能出现的松花江水污染,黑龙江省政府紧急采取有效措施,启动应急预案,对松花江水质进行不间断监测,全面调动人力、物力、财力扩大哈尔滨市饮用水供应,加强市场监管平抑物价,确保全市生产生活正常运行和社会稳定。

  为应对这一突发公开事件,黑龙江省政府及时成立应急领导小组,连夜部署有关工作。21日至22日,省、市政府多次召开紧急会议,做出了一系列安排和部署。

  ——建立并启动了应急预案,对搞好城市供水、供热、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治安、信息发布等工作进行统筹安排,有关部门设立了专线电话,派专人值守。省政府决定拿出1000万元省长预备金,相关市、县也安排资金,用于应对这次突发公共事件。

  ——及时发布松花江供水将暂时关闭的3则公告,动员市民提前储水。组织300多个工作组深入社区动员储水。据抽样调查,目前全市居民储水达30多万吨,有85%的居民储水可满足3天的基本生活需要。

  ——开源节流保重点,启动各项供水措施。21日连夜从沈阳和大庆、绥化、佳木斯、牡丹江等地组织瓶装水进入哈尔滨市场,保证市场供应,稳定市场。开辟了4个补充水源,利用并开凿地下水井,调动大庆油田钻井队,进入哈尔滨打深水井。组织纯净水生产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动员流通企业广泛组织货源,可基本满足居民生活用水和部分企业生产用水。与此同时,实行紧急状态下用水限制,停止浴池供水,洗车行全部停业,餐饮企业限制供水,保证机关、医院、学校、部队、供热等重点部门用水急需。

  ——加大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力度。统一调控全市地下水资源,哈尔滨市政府在每个区设置3至5个供水点,平价供应桶装水和矿泉水,平抑市场水价,同时拨款100万元用于救助社会弱势群体。组织公安、物价、工商和质检等部门进行高频度市场检查,及时查处哄抬物价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不法行为,保证食品安全。

  ——密切监测水质,及时治理,努力降低可能的污染危害。监测部门从松花江哈尔滨段上游18公里处开始,沿岸设置了若干水质检测,对水质进行24小时高密度检测。同时紧急储备16吨粉末活性炭,并联系了10吨活性炭,准备通过吸附方式清除悬浮污染物,并将处理后期沉淀污染物。

  此外,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派出专家组,到黑龙江省指导可能的水污染应急处理。目前,省、市政府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市场和市民心态基本稳定。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