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24日电 11月8日,在佳木斯建设街道办事处西站社区内存在五六年的垃圾山终于搬家了。生活在垃圾山附近的居民高兴不已,满墙是苍蝇,清早扫蛆虫的日子离开了他们。
接到市民投诉的那天是8月24日,在居民的带领下,12319服务热线的工作人员穿过小胡同,第一次与居民投诉的垃圾山见面了。庞大的垃圾山让人惊叹,它被围在几户民房的中间,占地面积100多平方米,个头已经超出居民家的屋顶。当时,正值夏季,苍蝇、蚊子不计其数,黑压压地贴在居民家的围墙上、屋顶上。已经变成了墨绿色的污水和垃圾混和在一起,发出呛人的臭味。一见到垃圾堆,工作人员马上想到的就是把它搬走。但问题并不像想的那么简单,垃圾堆的四周没有一条可以通车的路,让它搬家,谈何容易。
工作人员在现场调查了几天,发现与这座垃圾山规模差不多的还有三处垃圾,零散的小垃圾堆随处可见。其中一个紧挨着厕所的是由垃圾围成的污水池,居民需踩着垃圾爬到“池口”去倒水。
经过几天的调查,工作人员认为能清走垃圾堆的惟一办法就是挨着铁路沿线修出一条能通车的路来。地面上一个挨着一个的大坑,居民自己挖的渗水井,以及地面上参差不齐的电线杆都成为修路的障碍,还有在操作中可能对居民造成的影响也要考虑到。
8月29日,市城管局的杨文波副局长在现场召集了向阳区爱卫办、清运处、街道办事处、社区、铁路管理部门及城管局考评科、直属分局等多个部门在现场制定出解决方案。
按照方案,由城管局负责拆除违建、拓宽道路,协调建筑部门倾卸残土铺垫大坑,协调铁路部门移动参差不齐的电线杆。由市清运处负责残土的推平以及垃圾的清运工作。
为了避免在操作过程中出现轧坏渗水井以及污水涌入居民家的情况,由社区负责与居民协调加固渗水井,建起了可以阻挡污水的围墙。
这一次行动总共历时两个多月,共运走垃圾110余车,约500多吨,运来铺路的残土几十车。
多年被污水浸泡,这里变成了“沼泽地”,垃圾堆搬走之后,居民自发地组织起来,把捡来的水泥道板及砖头铺在了“沼泽地”上。11月18日记者在现场看到,以前垃圾堆的位置已经投放了垃圾箱,社区负责日常的管理。西站社区的于主任介绍说,现在基本上做到了垃圾与污水分离,新产生的垃圾会及时清运,他们会尽量避免垃圾堆的再次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