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工人日报:哈尔滨停水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2005-11-25 05:58:34 来源:工人日报网络版  作者:郭强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25日电 工人日报:哈尔滨停水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11月24日,是哈尔滨市因松花江水污染实行全市停水的第二天。记者了解到,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为此启动的各项应急机制正紧张有序运行着,市民生活、工作看不出因停水而受到什么影响。但一句“你家水够用吗”还是成了人们使用频率最高的问候语。

  市民平静缘于政府坦诚

   23日下午16时,黑龙江省政府就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应对处置工作召开第二次省长办公会。与往常不同的是,会议特别邀请了有关专家和新闻记者参加。省长张左己说,以后开会还是这个规矩,就是要让我们的每一项决策都有科学依据,每一项工作都向社会公开、透明。

  虽然在停水前两天,哈尔滨市出现了抢购饮用水和食品的“恐慌”局面,以至于商店出现饮用水断货的现象。但是,随着政府将有关情况的公开、应急方案的出台,以及政府的及时调度,市场迅速恢复了平静。

  黑龙江大学教授王朗玲认为,应对公共危机的最好办法就是政府要坦诚,向老百姓传达真实可靠的信息,让老百姓拥有充分的知情权,进而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战胜危机。

  城市应急机制日臻完善

  国家环保总局的一位专家说:“目前看,黑龙江省对这次水污染事件的处理是比较成功的。应急机制启动迅速,效果良好。”

  在23日下午的省长办公会上,省长张左己介绍,该省对松花江水体污染应对和处置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由于政府部门的紧急调运,今天各大超市排队买水、买食品的现象已经没有了。

  停水两天来,哈尔滨这座拥有360多万人口的城市没有发生一起因停水引发的意外情况。水资源污染敲响警钟

  今天上午10时许,记者上溯至距离松花江哈尔滨段取水口约16公里的道里区新农镇苏家村时,哈尔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两名工作人员张晓枫、贲铁砚拿着采集瓶、采集器,正要登上一只小船划到江中心采集水样。由于江边风大,又没有遮挡物,他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据介绍,他们今天的采集频率为每1小时一次,昨天之前是每半小时一次。今天5时,松花江污染团前峰抵达哈尔滨取水口,已经检测到苯和硝基苯,而且浓度逐渐升高。

  黑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翟平阳说:“这次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以极端的方式向我们敲响警钟!”

  据翟平阳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的调查显示,当时的松花江存在着严重的汞污染,而污染源就来自于上游。

  此后,政府部门对松花江的汞污染进行了10年的治理,才算控制住了松花江的汞污染。

  上个世纪90年代,发现松花江水有机物污染严重。于是,黑龙江省有关部门把注意力转向了松花江的有机毒物污染的控制,因为哈尔滨市的生产生活用水就取自这里。

  近年,随着黑龙江省有关部门对于松花江污染研究的逐步深入,政府部门对松花江的污染问题愈加重视。

   “要治理松花江就必须关闭上游的污水口,并搬迁沿江不合理设置的化工企业。但对其搬迁需要的资金将会是个天文数字。”翟平阳说,“这真是一个问题!”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