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网讯 10月份以来,安徽、河北、上海等地60多家药商齐聚大同区,各乡镇设点争购板蓝根。在八井子乡“药匣子”李荣泉的收购点,卖板蓝根的四轮车络绎不绝,药农这边卸车过秤,那边票子就点到手。
如今已成为药材经纪人的李荣泉是越忙越乐,板蓝根干品每公斤4.2元,大青叶每四轮车100元,无论有无订单敝开收购。李荣泉希望多多益善。河北药商徐洪玉对药材质量赞不绝口,找到李荣泉第二天就把200多吨板蓝根一次性收购。村里人都对这个“药匣子”佩服得五体投地,今年他连种带“倒”,收入几十万都打不住。
农民张百顺今年种了8亩板蓝根,前些日子出手后纯剩7000元。尝到甜头心里就有了谱儿:“来年最少整它20亩!”眼看着“药条”变成了“金条”,农民种药积极性自然空前高涨。眼下板蓝根收购价由保护价每公斤2元涨至4.2元,按亩产200公斤计算,亩均纯收入700多元,是玉米的2至3倍,全区3万多亩板蓝根可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药农创收1500万元以上。
大同区土壤适合种植板蓝根、防风等地道“北药”。从1999年起,他们围绕“主打板蓝根,大力发展防风,基地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努力扶持经纪人,千方百计拓市场,把中药材作为一项朝阳产业重点培植。
这个区为此成立了药材生产办公室,专门负责联系订单、技术指导和产后销售,解决药农的后顾之忧。通过实施“典型带、科技推、政策扶、基地保”的运行机制,北药生产走上了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之路。
几年来,这个区中药材种植面积累计达10万亩,从事药材生产的农户达8000多户。板蓝根种植面积呈逐年上升之势,由以前的几百亩发展到今年的3.2万亩,成为全国三大板蓝根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