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25日电辽沈晚报今天报道:有报道说,昨天10时30分,居住在松花江边1000米内的居民接到当地派出所小范围通知,要求向市内转移。而据记者了解并没有此事,有关方面也否定了撤离的说法。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沿江的居民仍然生活有序,他们也储备了大量的生活用水,四方台附近江边有一间养鸭人住的小屋子,门上贴着有关部门不准到江中取水和到江边活动的通告。老汉说,没有人接到有关部门要他们疏散的通知,只是被告知不要在江边活动,以防止吸入可能挥发至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昨天下午,哈市一位官员证实,市监测站11时用傅立叶红外气体分析仪,对四方台水源地、九站公园、防洪纪念塔三处空气质量进行了监测,没有发现异常情况。沿江居民不需要撤离,政府从来没有要求当地居民离开。
记者直击哈市市民节水绝招坐便器套个塑料袋
在哈市香坊区一居民杨女士家中的卫生间里,记者看到坐便器上套个黑色的塑料袋。杨女士告诉记者,这一停水,上厕所成了让很多居民头疼的大难题,但是她想出了一个高招,那就是在家里的坐便器上套上黑色的塑料袋,家里人上完厕所之后,就直接将塑料袋扔掉,这样,她们家中就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约用水了,再也不用怕费水而不敢在家中上厕所了。
记者在道里区友谊路上的一家大型超市看到,一个年轻女孩买了整整20包湿巾,她说,有了这些东西,洗手时就不再用水了,用这个既卫生又节水。
盘子套上保鲜膜
家住哈市道里区的薛女士告诉记者,盘子在装菜时油比较多,洗盘子要用大量的水,于是想出了把盘子套上保鲜膜的节水方法。
她告诉记者,一卷保鲜膜十几元钱,可以铺四十个盘子,既节约了水,还很方便卫生。
饭店坐满食客
预期长达四天的停水期,使得市民对水开始吝惜起来,为了节省生活用水,很多家庭选择了去饭店就餐。记者在晚上乘车转了一圈,市内很多装潢好一点的饭店都坐满了食客。马先生是带着自己的父母、妻子和孩子一起来双顺居吃饭的,他说还约了弟弟一家,“在家做饭还要洗菜淘米做饭洗碗的,水现在这么金贵,不如大家一起出来吃,顺便聚聚。”饭店的经理介绍说,这两天晚上的客流量比以前要多,而且很多都是一家子来吃饭。他说饭店自己有个储水罐,储备了十吨水左右,应该能挺过这几天。
但是街边的一些小店,生意就不太好了,一个老板说大概是因为市民觉得他们的店不卫生的缘故,但是他说店里也储存了很多的水,洗菜做饭不成问题,而且他们在饭菜的碗碟上都罩了塑料袋,碗都不用洗了。
南下火车只剩站票
因为停水,学校放假,而许多单位也都休息了,所以很多市民选择了全家出游或是探亲访友。火车站前维持秩序的警察说这两天出行的人特别多,规模能赶上黄金周期间了。在售票处,所有南下的火车都只剩下了站票。
火车站对面的长途汽车站也是人山人海的。买票的人每个窗口都能排着百十人,昨天去长春、沈阳的车票在下午3点就全部售光了,而次日的头几班车的车票也告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