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27日电 (记者杜筱)为了确保群众喝上安全放心水,省市卫生部门今天出台了《市政恢复供水期间饮水卫生监测应急工作方案》,同时成立了6个机动小分队,如接到群众举报水质有问题,将立即赶赴居民家现场取样,并进行检测。
据省卫生厅有关负责人介绍,省市疾病控制中心负责哈市6大水厂的水质监测工作。同时,各级疾病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将以最快的速度做好恢复供水水质监测检验工作;在恢复供水时,哈尔滨市辖区内的南岗区、道里区、道外区、动力区、香坊区、平房区和松北区按原有的末梢水监测点做好末梢水的水质监测,监测项目:色、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值、硝酸盐氮、耗氧量和游离余氯。实验室水质检验结果报告的时限为4小时,各区疾病控制中心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将检验结果分别上报给省疾病控制中心、哈尔滨市疾病控制中心应急办公室。
为了有效预防传播疾病的发生,除了做好上述末梢水监测点的水质监测工作外,各区疾病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还必须加强所管辖区域内末梢水和二次加压供水的余氯、臭和味、肉眼可见物监测工作。末梢水余氯必须达到0.05mg/L以上。在恢复供水后省、市两级疾病控制中心必须做好出厂水和重点区域末梢水的20份水样监测工作,监测项目:色、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值、耗氧量、硝酸盐氮、苯、硝基苯、菌落总数耗氧量和游离余氯。实验室水质检验结果报告的时限为4小时,及时上报省卫生厅。
省、市两级疾病控制中心在做好上述检测项目的同时,对20份水样继续做好除放射性指标外的水质全项分析检测,全项分析检测结果必须在24小时内上报省卫生厅。各级卫生监督部门和疾病控制部门还要做好样品采集工作,并及时将水样送到各级疾病控制中心。同时,各级卫生监督部门要加强供水设施的卫生管理,按照哈尔滨市《贮水容器清洗消毒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做好二次供水贮水容器的清洗消毒工作,消除二次污染隐患,防止水污染事故的发生。
记者今天还从省市卫生部门获悉,哈市14家网络医院开设了专门的消化道门诊,专门收治因饮用了初期水而出现肠道异常的病人。同时,哈市疾控中心还成立了6个机动小分队,市民如果发现自家的水浑浊有异味,可以拨打哈市疾控中心的电话,小分队接到举报后立即赶到居民家进行采样检测,确保群众用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