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28日电 松花江高浓度污染带流出哈尔滨市区后,开始向下游各区县逼近。为应对这次水污染事件,各区县沉着应对、有条不紊,广大群众生活秩序正常。
呼兰:江边渔村已停止营业
记者在呼兰区腰堡街道办事处所辖的腰堡渔村看到,昔日生意红火的饭店已全部停业。在通往各江边要道的路口,都设有专人把守和专门的警示牌。据区环保部门昨天凌晨4时对松花江呼兰大堡段监测情况表明,硝基苯浓度超标9.92倍,苯不超标,污染呈逐渐减弱趋势。
巴彦:沿江7万多居民生产生活正常
昨天下午2时,记者在巴彦县巴彦港镇沿江屯的李振江家看到,他家距江边仅200米,家里除了三口人用水外,还要供养100多只貉子的饮水。现在,他家的浅水井已被停用4天,但家里的大水缸已蓄满了水。一打听才知道,他家的水是镇政府按时无偿供应的。像他这样由政府无偿提供饮用水的居民,全镇有20多家。富江乡谢家屯是全乡离江边最近的屯,这个屯的居民马显英介绍说,她每天到学校上班,老伴在家照顾小孙子,儿子和儿媳忙着搞草编,她家的生产生活一切正常。松花江乡唐锅炉屯年过花甲的陈凤军老人表示,我们都很放松,因为我们相信政府的能力。
现在,巴彦县警方已经封锁了境内江边,确保沿江乡镇人畜不误饮松花江污水,临江7万多居民生产生活正常。
宾县:严禁渔船入江打鱼
宾县沿江的鸟河、新甸、摆渡等3个渡口全部停渡;严禁渔船入江打捞松花江水产品;工商管理部门对市场、餐饮行业进行监督,禁止食用、买卖松花江鱼、虾等水产品;各级干部深入到沿江每个农户家中,进行宣传;积极采取措施,确保沿江村民用上安全水。此外,宾县县委、县政府按照市委要求向对口支援的香坊区运送安全饮用水,并发动全县干部、职工向香坊区政府捐款20万元。
木兰:启用地下水源成立应急小分队
木兰县集中供热管网循环水、冷却水均取自松花江。县政府采取五项措施保证群众生产生活:禁止人畜饮用松花江水,不得捕捞江鱼;做好水源准备,县自来水公司新铺设一条300毫米口径供水管线于日前启用,保证城镇24小时供水,同时依托县华丰、蒙古山两个纯净水厂,紧急组织瓶装水和桶装水;加强电厂集中供热管网水管理。集中供热每小时补充管网用水100吨,为防止管网抽取松花江水引发水污染,紧急调用一台市政洒水车和两台消防车,24小时为供热管网补充地下水;环保部门对松花江水进行全天候监测;组织行政执法部门认真履行工作职能。截至昨晚发稿前,这个县公安、环保、工商、物价、电业、卫生、渔政及沿江乡镇已经成立9支应急小分队,24小时待命。
方正:及时监测松花江水质
据哈尔滨市环境保护局提供的信息,松花江水污染前锋预计于今天凌晨1时左右到达方正县。27日早8时,副县长张国文带领有关负责人到方宾交界处建立了一个松花江水样监测站,对流入方正境内的松花江水进行及时监测。
方正县委、县政府进入了高度战备状态。对全县4个临江乡镇的17158人、9眼机电井、1921眼农户自家饮水井、86户捕鱼户、8户临江区域放牧户和106头牲畜严格监控。实行乡村干部包保责任制,包村、包户、包人,做到乡不漏一村,村不漏一户,户不漏一人。同时还成立防控巡逻队,保证松花江沿岸每公里有一名干部巡逻检查,每天巡查4次,清理运输船舶、挖沙船只、捕捞渔船、沿江放牧和沿江的活动人员。此外,县卫生防疫部门对全县沿江村屯、临江地带、沙河子矿区等科学选定了14个水质采样点,根据松花江水污染带到达方正的时间,及时采样监测,确保居民饮用水安全。
通河:死看死守保群众安全
据预计,松花江污染带将于今天进入通河境内,为此,全县各级部门积极应对,保证沿江及全县居民生产生活安全。
记者了解到,目前,通河县级班子已经采取措施对沿江6个乡镇的所有村屯死看死守。即有领导包农户、有领导包村、有领导包屯,24小时死看死守,并划出警戒区。县热电厂已经停止使用松花江水进行供热,改用地下水进行供热,确保沿江居民人畜不饮用松花江水。同时,沿江各村屯路口已经全部封闭,24小时不准有空岗,并禁止当地居民打鱼,禁止牲畜到江边饮水。公安干警已经全部进入一线。广播、电视采取早、中、晚连续播出相关公告和有关水污染信息,保证人民生活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