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11月28日电 27日,就松花江污染监测情况及具体技术细节,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和哈尔滨环境监测中心站联合举行了记者见面会。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宋男哲和哈尔滨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于桂云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记者:我们的实验室如何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宋男哲:我省目前有三个国家环境监测实验室,分别位于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哈尔滨环境监测中心站和大庆环境监测中心站,国家级实验室是国内一流的实验室,监测数据是受国际认可的,这可以证明我们的能力。
于桂云:目前哈尔滨环境监测站承担国家标准所的40多项有机物定值任务,定值结果98%都通过国家标准所认定,认定后的就是国家标准,这足以证明我们的能力,请市民放心。
记者:现在环保部门每天公布污染带监测数据,可以介绍一些这些污染物的监测检测办法和过程吗?
宋男哲:目前我们采取定点监测和流动监测,定点监测就是指监测断面,定点监测结果更能准确反映污染团的浓度和变化规律;流动监测是用流动监测车随时采样随时监测,优点是更容易捕捉到污染带前锋。
于桂云:我具体介绍一下检测过程,首先是把水样取回处理成可以测试的状态,然后进行定性监测和定量监测,定性监测是监测是否还有污染物,定量监测是测污染物浓度。
记者:吉林石化公司发生爆炸的是苯胺装置,为什么环保部门一直关注苯和硝基苯,苯胺是否被忽视了?
宋男哲:污染带进入松花江肇源断面后,肇源曾检测过江水苯胺含量,但是不超标,因为其没有污染代表性,以后不再要求监测。
于桂云:污染带进入哈尔滨四方台监测断面时,哈尔滨环境监测中心站也多次检测过苯胺含量,但仪器设备没有检测出江水中含有苯胺,也就是现在江水中苯胺含量应该是小于检测设备的认知范围。我们仪器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精度是非常高的,非常微小的污染都可以捕捉到,既然仪器捕捉不到,证明苯胺是绝对不超标的。在哈尔滨的两个取水口水样检测中,都没有捕捉到苯胺含量。
记者:哈尔滨恢复供水前,哈尔滨环境监测站将对进入水厂的江水进行检测,环保部门将检测哪些项目?
于桂云:按照目前国家地表饮用水环境质量标准,对地表饮用水水源要检测109项指标,其中常规无机物29项,有机污染物80项,按照常规进行一次全面水质监测需很长时间。而这次时间有限,只能挑有代表性的物质检测,由于此次污染物主要是苯类物质,所以所有的苯系物质是必须检测的。按照目前的水处理能力,在水中硝基苯超标3倍(即0.051毫克/升以内的情况下,自来水厂有能力净化处理。
记者:污染团流过松花江后,是否会对沿江生态、河床造成污染,我们是否要监测?怎么监测?
宋男哲: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跟踪监测。
于桂云:哈尔滨环境监测中心站已经开始对水中微生物、江底淤泥开始采样,准备做长期监测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