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11月28日电 题:定格在清泉涌出时哈尔滨恢复供水第一天见闻
白色的水柱,哗哗的水声。工程小区锅炉房里,打开水龙头清水流出的瞬间,站满人的屋子里变得静悄悄,居民、检测人员、供暖人员和多名现场采访的记者……所有人都默默地注视着水流,“清泉”带来的不只是喜悦,更多的是感动。
时间定格27日11时40分
在哈尔滨市的历史上,将会有2005年11月27日11时40分这样一个时间“点”的记载。
从11月23日23时起,因为松花江水受到污染,哈尔滨市关闭松花江哈尔滨段取水口,停止向市区供水。经历了艰苦的83小时后,经过无数人的努力,道里区临近第四制水厂区域的企业和居民区在第一时间率先恢复试供水,揭开全市恢复供水的序幕。
“清泉”喷涌居民喜出望外
住在第四制水厂附近的李大娘听说要恢复供水,第一个赶到锅炉房,她说要亲眼看看“真的来水了”。“清泉”喷涌,真好!虽说家中停水时间不长,饮用水充足生活没受多少影响,但冲厕所、洗衣服等受到限制还是有很多不便。现在看到“干”了的自来水管再次“清泉”涌流,她从心里感到“有水的日子真好”。
检测人员最先来到现场
为了得到答案,负责先期试供水区域水质检测的40名卫生监督人员,已提前12小时到达道里区的20个供水终端水质检测点。他们在恢复试供水前已经在各单位和居民小区的锅炉房、供水管线前守侯。在“清泉”涌出的第一时间,他们已采水样即时检测,同时告诉物业工作人员,水暂时不能饮用,要等检测结果。
工程小区第一时间水样检测结果显示:水中余氯含量为零,水呈黄色,不能饮用。原因是长时间停水,水中余氯流经管道被吸附,经过一段时间放水余氯含量就会达到国家指定标准,达到居民生活用水标准。此后,检验人员将每隔2小时对水样余氯检测一次,还要对检测结果进行集中汇总。
各行各业陆续恢复供水
12时起,记者连续走访道里区先期供水区域里的企业、旅店、餐馆和居民小区。报业大厦12时来水后,卫生监督人员检测用水,结果证明已经达到生活用水标准。14时,对正阳供暖公司河清街25号锅炉房水质检测,已经达到生活用水标准,供暖人员决定立即恢复居民生活供水。同一时间,安国供暖公司安丰街85号锅炉房的水质检测达到生活用水标准,避风塘饭店和老昌锅烙饭店同时来水。
第一箱水八旬老人先冲厕所
13时18分,建河社区86岁的吕芝兰老人盘腿坐在床上看电视,听说要试供水,就穿上拖鞋快步走进厨房。她拧开水龙头看见自来水“哗哗”流出,兴奋地说:“老伴儿,你快来呀,来水了。”老人细听厕所水箱的流水声渐渐减少,高兴地说:“来水后的第一箱水,我一定要好好冲冲厕所。”
昨天18时,记者从道里区卫生监督所了解到,对20个监测点水质检验,大多数余氯含量已达到国家指定的0.05毫克/升生活用水标准。此后,从6个采样点采集的水样将由卫生防疫部门进行色度、臭味、浊度、肉眼可见物、PH值、氨氮、硝酸盐氮、氧耗量8项检验,确保管网供水达到饮用水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