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哈尔滨市组织恢复生产 善后处理和损失评估展开
2005-11-29 09:30:32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来玉良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11月29日电 哈尔滨市政府28日召开全体会议,研究恢复供水后如何恢复生产,做好善后处理和损失评估问题。

  哈尔滨市恢复供水后仍然面临三大问题:一是硝基苯容易沉淀,又逢结冰期,污染带过后必然会有少量滞留,处理难度更大;二是由于停水期间使用高硬度地下水,供热、供电用的锅炉内部及管道产生大量矿物垢质,急需清理和改造;三是由于停止供水时间长,市政供水管网内会产生细菌和滋生物,如果市民用水不当,可能引发各种疾病。因此,会议特别要求继续搞好水污染防治工作,环保部门要及时掌握松花江哈尔滨段及其上游和所属各县段水体污染变化情况,及时准确掌握污染情况,并把监测结果及时向国家和省环保部门报告,向社会公布。

  这次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故,给哈尔滨市人民生活造成极大危害,经济损失巨大,许多企业停产、半停产,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医疗机构、科研院所等正常工作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中小学校因长时间断水被迫停课,应急处置和污水处理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特别是今后一个时期彻底根治水污染、消除其造成的潜在影响将付出巨大成本。所以会议的另一个主要内容是研究如何尽快恢复生产和科学全面评估损失。要求发改委、经委等部门加大协调力度,做好停产、半停产企业恢复生产工作;商务部门继续加强调控水资源、管好水市场措施,保证饮用水市场供应充足;工商、质量监督部门强化市场管理和有关商品的质量监督,抓好生产供应,整顿市场秩序;供热部门加快设备维护和改造,保证正常供暖,决不能出现停止供暖和降低供暖标准的问题;教育部门要细致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保证学校如期复课;机关、医院等部门和单位,要尽快把工作秩序恢复到水污染事件发生前的状态。各地、各部门和各单位要在准确掌握情况、妥善处置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基础上,组织力量,全面、科学分析污染造成的影响,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环保部门要跟踪测算此次事故对哈尔滨城市用水安全、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和长期影响,了解和评价地下水源污染情况,制定松花江生态恢复和改善措施;农业部门要跟踪调研沿岸渔业生产、农业灌溉可能受到的影响,分析对生物链造成的破坏;水务部门要做好因停水造成地下水源的过度开采产生的影响,提出保护地下水资源的措施;供热部门要针对全市供热管网的影响和损失情况,尽快提出处理措施;发改委、经委、商务局等部门,要研究分析污染事故对哈尔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数据,提出应对方案;经合、旅游、文化等部门,要认真分析污染事故对哈尔滨市招商引资、冰雪节、俄罗斯年等重大活动带来的影响,尽快提出解决办法。

责任编辑:朱丹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