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华工商时报:假如没有哈尔滨大停水
2005-12-01 00:04:06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哈尔滨大停水终于过去了,但对于哈尔滨人民而言,喝水的问题远远没有结束。

  近了说,根据环境专家意见,在此次江水苯污染过程中,被河床及沉淀物吸收的毒物将逐渐在水中释放,松花江水污染一定程度还威胁了食物链,哈尔滨真正的水质清污仍需数年。

  远了说,如果没有13日那场中石油吉化公司的大爆炸,没有哈尔滨不得已而为之的大停水,冰城人的喝水问题也一直存在。在两岸工业排放的重荷之下,松花江的污染已日积月累,这条江里流淌的水早已不再清澈。

  对于这一点哈尔滨人早有准备,即使没有这一次松花江苯污染,他们也早计划好了放弃以松花江作为城市供水的水源。一条松花江水系,近年来越治越脏,原因是治理速度远远赶不上工业经济发展的速度以及由此带来的工业污染速度。

  尽管公论一致认为造成苯污染的化工企业难辞其咎,但我们还是要进一步追问:如果没有恶性苯污染,如果没有冰城停水事件,大大小小往松花江中排放污水的企业就没有责任了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经济越发展,企业的环保投入越要加大。化工厂爆炸,只是中国经济高增长隐藏危险的集中释放,对于企业而言,原有的安全生产概念和环保概念都应该有所改变,如果安全生产和环保责任意识不能及时提升,将会有更多的安全和环保事故不断发生。

  最直接的办法是企业加大环保投入,把事后赔偿花的钱花在事前防护上。中国企业必须执行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因为如果安全生产标准和环保标准停留在原地不动,即使这个标准能够得到有效执行,也难以避免环保事故数量的激增。

  不过,企业总是以盈利为根本目标的,要让企业掏钱搞环保,就要想办法让企业真心实意、自觉自动地行动。政府部门作为公共产品提供者应当制定出更高的安全生产和环保标准,让企业在高标准下不得不付出更多。

  这种政府强制执行的高标准将会加大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了的生产成本又会影响到企业的利润率和发展速度,当更多企业为环保提前支付成本时,经济增长数据在短期内当然会有所回落。

  对于正行驶在经济高速增长列车上的各地政府而言,经济发展速度和环保责任是一对矛盾。因此,即使有了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地方如何有效执行又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惟一方案还是严厉惩罚,要让出了环保事故的企业承担更多更大的损失,让他们感到事前加大企业环保投入才是更加“经济”的选择。

  必须提高的环保投入,不仅是企业应当承担的生产成本,还包含更多的意义。加大环保投入,应当是企业的社会责任,这种责任对于能源企业而言尤为重要。

  在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的企业公民责任理念中,第一是企业的经济责任,第二就是企业的环境责任。埃克森美孚的环境责任目标,是“完全消除有环境影响的人员伤害事故、疾病和运营事故”。

  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可持续发展正在赋予企业竞争力一种新的内涵。石油企业壳牌的理解是:壳牌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考虑如何在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之间取得平衡,在短期需要和长期需要之间取得平衡。短期的环保投入和远景的可持续发展是有矛盾的,但是如何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这就是企业的艺术。

责任编辑:岳同明

【专题】团结一心 共渡难关——黑龙江从容应对水污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