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2日电 1日,是第十八个“世界艾滋病日”。佳木斯市30多家成员单位在中心广场大张旗鼓地宣传艾滋病的防控知识,而过往的市民却态度冷漠,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面对这种现状,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郑立海忧心忡忡地说:“不久前,佳木斯市又检测出一例艾滋病,隐患越来越多,危险其实已经来到身边!”
9时,记者在中心广场看到,许多单位都布置了展台,向过往市民发送宣传单。可是,在半个多小时时间里,过往市民上前咨询的寥寥无几,有的市民随手将宣传单丢弃。宣传人员主动上前讲解,还遭到市民的白眼。这种现象使宣传者们感到忧虑。
据介绍,自1997年佳木斯市发现首例艾滋病检测呈阳性的患者以来,患者数量每年都不断攀升,今年是历年来最多的。我市属于底数不清、潜伏率较高的地区。尽管如此,我市广大市民的防患意识仍十分淡薄。提供免费检测的艾滋病自愿检测中心自8月成立至今,仅有40多人咨询检测,还不及预测高危人群的1%。来检测者多数都不留确切的联系方式,即便检测出阳性,往往也很难及时通知和追踪帮助治疗。一旦控制不住病源,危及的人群就后患无穷。
另外,佳木斯市相关配套措施、服务体系也不完善,即便是最简单的且行之有效的发放安全套给高危人群的方法,也难以实施。
“佳木斯市现在已经呈现出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趋势,但人们讳莫如深的态度与事不关己的意识却是最大的隐忧!”郑主任沉重地说。
责任编辑:朱丹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