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6日电 如今的“翠花”,已由过去的酸菜一枝独秀,变成刺嫩芽、黑木耳、油豆角、香菇等群芳满园,企业年产值可达2400万元,净利润220万元,一条以“翠花”为龙头的产业带正在形成并不断壮大。
今年以来,伊春市朗乡林业局下大力气在“翠花”这个主导产业上做文章。又开发出利用小兴安岭山特产品和农产品加工的速冻、干品、酱菜等7大系列100多个品种。据了解,现在容量为2000吨的冷库中50万穗黏苞米、400吨油豆角等速冻食品已“名花”有主,正陆续启程。刚迈出第一步,除酸菜以外的7大系列产品就创产值达235万元,“翠花”牌刺嫩芽、黑木耳、油豆角、香菇等产品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A级绿色食品,在第十一届中国食品博览会上,“翠花”系列产品以绿色、天然、质优等诸多优点赢得评委的认可,被评为金奖,也获得消费者的信赖,产品已在东北各地、大江南北市场全面铺开。
为了确保“翠花”系列产品吃得饱,他们建起了三大生态种植基地,面积达两万亩,并完善了产、加、销与基地连公司、公司连农户的产业化生产组织,实施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新型利益分配机制,同时,投资上马两条日产50吨的速冻生产线,实现了年产速冻食品2000吨,干品260吨,山野菜300吨,还有酱菜、泡菜等。
“翠花”家庭成员一多,可乐坏了朗乡搞种植业的业户。李传亮,50多岁一条汉子,原来是林业局机修厂的修理工,每月工资不足200元。1996年开始个人种香菇。“刚开始时规模不大,种多了不好卖。现在‘翠花’一上马,我就敢甩开膀子干了。”李传亮见到我们,高兴劲儿就上来了。“一袋料可长出一公斤香菇,一袋不用多,按挣一元钱算。我一年挣3万元就像玩似的。”据李传亮介绍,他生产的菌种可供应朗乡60%的香菇种植户,他的这些料11月末就可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