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同江:富余劳力走出黑土地
2005-12-06 14:40:59 来源:东北网—佳木斯日报  作者:高铁耕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6日电 同江市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充分发挥资源、口岸、民族、生态四大优势,不断扩宽就业渠道,实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跨越式发展。今年以来,这个市共转移农村劳动力5000余人,劳务收入达到2500余万元。

  为了改变农民们“守土置家”的传统观念,他们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进行相关内容宣传报道。市电视台开辟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典型事例专题节目,在每周日的黄金时间播放。同时,加强了对《同江市关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若干意见》的宣传和招工信息的发布,围绕农民工培训、进城落户、子女就学以及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等问题为农民答疑解惑。

  在实际工作中,这个市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列为专项推进工作之一,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组织机构,市、乡、村三级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办公室,把农民转移就业率作为各级党委、政府业绩和干部业绩的主要考核指标,实行目标化管理,层层签订责任状,分解指标,落实责任。

  针对部分农民缺少技能的实际情况,他们建立起以市职教中心为主体,以农广校和农村中心中学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实行定向、定岗培训,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发挥市场优势,打造“打工经济”品牌,强化劳务输出,把开发国内外大中城市劳务市场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攻方向,不断做大做强劳务输出经济。依托亲朋好友和“能人”带动的优势,政府出面牵线搭桥,在国内一些城市辟建劳务输出基地,与上海佳宇货运公司、北京市朝阳保安公司等单位建立了定向合作关系,促进劳动力转移。充分发挥驻外办事机构作用,扩大市场领域,不断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

  大力发展对俄劳务输出市场,是这个市在劳动力转移工作中打出的“王牌”。目前,他们在俄合作项目达到16个,在哈巴罗夫斯克、比罗比詹等城市做服装、建材、日用品、果蔬等生意的人员达1700余人。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