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7日电 走进巴彦县兴隆镇民主村养殖小区,养猪大户陈亚芹高兴地对记者说,如果不是政府的大力支持,他们全家至今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现在她家承包的两栋猪舍主要以繁育种猪为主,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
金锣集团兴隆分公司屠宰车间高主任操着山东口音对记者说,金锣集团选择在巴彦的兴隆镇建分公司是明智之举。因为,这里的生猪品种好,出肉率高,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在公司的结算口,一些养猪大户正排队等待结算,农民小赵高兴地点着刚刚拿到的5万多元现金。
从2002年起,巴彦县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四川肉食品厂、山东金锣集团、鸿利肉类加工厂等一批生猪屠宰加工企业相继落户巴彦,使养殖基地建设突飞猛进。不到4年,全县已发展标准化养殖一条街552条、专业村38个、专业屯252个、专业养殖户45852户。为了解决许多农户担心疫情、缺乏资金、不懂技术的后顾之忧,县委、县政府确定对养猪户给政策、给资金、给技术、给保险、给订单,并建立了“六位一体”的服务体系。
在镇东乡,有一大半农户把积蓄的钱投放在养猪事业上,户均达到了40头。养猪大户曾庆山与哈市儿童公园早市、大众肉联加工厂等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去年春季,镇东乡政府帮他协调用地1万平方米,建设了现代化养猪场。为完成订单数额,他申请成立了美国温洛克绿色猪养殖基地,发展成巴彦县生猪产业集团公司,75个养猪大户加入了这个集团公司,走上了捆绑发展连锁经营的新路子。巴彦生猪产业做大做强了,被国家确定为瘦肉型商品猪生产基地县。
巴彦猪肉以成色好、含水量低、肉质鲜嫩而闻名国内。秋林公司著名的里道斯红肠就使用巴彦猪肉做原料。今年上半年,巴彦县红光养猪场已为秋林公司提供了2500多头生猪。
如今,巴彦人靠规模饲养、提升质量,打造品牌、扶持龙头,产业做大、经济做活。到2005年9月,巴彦县以生猪生产为主的畜牧业产值实现17.5亿元,增长30.5%。生猪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的85%。畜牧业人均收入达到1145元,增长9.6%,基本实现了畜牧产业“半壁江山”的目标。
编后
都说“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现在时代变了,想要发家致富,养“带毛的”还真是条好出路。
巴彦县推进畜牧产业化,把“猪经济”做活了,拉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条条大道通罗马,只要思路开阔,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就一定能够把自己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