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大雪”时节话清雪
2005-12-08 14:29:34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8日题:“大雪”时节话清雪

  又是一年降雪时。

  在这水瘦山寒的时节,纷纷扬扬的雪花在给牡丹江的山野、田园带来灵动和韵味时,也给城市交通、市民出行带来不便。

  还记得10年前,全市人民“以雪为令”的场景吗?那时,人们不仅要“自扫门前雪”,而且还要兼顾“别人瓦上霜”——市区因没有单位而不能实行“门前三包”的路段、住宅区边上路段全都是义务清雪大军,穿军装的战士挥锹抡铲、你追我赶,工人师傅几人一组、喊着号子推着推雪板一路小跑,机关干部抡锹装车、干得满头大汗……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市的道路越修越多、越拓越宽,5年前我市主次干道只有20几条30万平方米,现在我市已拥有主次干道78条300万平方米;加上企业改制等因素,我市清运冰雪可利用的人力资源不断缩减,义务清雪已难以保障城市交通顺畅和市民生产、生活正常进行。

  2003年,为保证清运冰雪这项民心工程顺利实施,借鉴外地经验,我市决定义务清雪和专业化清雪相结合,在清运冰雪机械化程度不高、专业队伍较少、经费不足的情况下,主次干道清运冰雪工作被推向市场——由政府出资购买清雪公司的劳动这一市场化运作模式逐步确立。

  两年过去了,我市的清雪工作是在磕磕绊绊中走过来的。市城管部门既负责组织、监督、检查,又负责处罚,负责清雪,这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不顺畅机制,带来的是清雪标准、质量、速度提升的艰难。隶属于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清雪公司只有10来名员工,清雪机械隆隆驶过,主次干道干净了,残雪却堆在路旁,无人力边清边运;融雪剂使冰雪进入假融状态,因没能及时清运,造成黑水横流,殃及花坛、绿地……

  现在,市政府下狠茬子要提高市区今冬明春清运冰雪工作的质量和标准,出台了《牡丹江市今冬明春市区清运冰雪工作方案》,并下发了《牡丹江市市区清运冰雪管理办法》,提出“政府组织、全民参与、属地负责、市场化运作、专群结合”的原则,落实各级清运冰雪责任制,以期逐步实现管理法制化、运作市场化、作业专业化的清运冰雪模式。

  按照《方案》和《管理办法》的要求,今年市区清运冰雪责任制有所调整:市属街路(主干道)的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由市环卫部门组织清雪公司进行机械化清运,提供有偿服务,实行市场化运作;区属街路(次干道)和背街巷道由所在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清运。

  按照《方案》和《管理办法》要求,今年市区清运冰雪的标准有所提高:A级街路(东四条路、太平路、西三条路、光华街、七星街、平安街、新安街、南市街、北安路、东三条路、兴中路、地明街、海林街、东光立交桥、虹云桥)实行边下边清与雪停即清相结合,3日内清除完毕;B级和B级以下路(东七条路、西十一条路、海浪路、富江路、兴平路、大庆街、康佳街)雪停即清,5日内清除完毕;融雪剂使用后,应在冰雪假融状态时组织清除,并全部运到指定倾倒场地。

  按照要求,今年市区清运冰雪的保证措施更加完善:各级政府及时调整和完善清运冰雪组织、监督和运作机制,鼓励单位和个人组建清运冰雪队伍,清运冰雪市场化进程得以推进;受益主体履行清运冰雪责任意识不断增强,以资代劳工作推进顺利,筹资渠道不断扩充;对不承担清运冰雪义务的单位予以罚款,必要时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3日至4日,我市迎来今冬第一场大雪,降雪量达到10.2毫米。5日一大早,临街单位、门市的员工走出门来“各扫门前雪”;广场、停车场、公园等公共场地也有人拎着铁锹、扫帚来了;住宅小区各物业公司的员工忙得热火朝天……在主次干道的车行道上,清雪机械前面走,上千名环卫工人后面清。

  人力清雪时代终归要为机械化作业所取代,专业化清雪、市场化运作对北方城市来说是大势所趋。只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理顺、完善清雪机制,那上天派来的白色“精灵”,就会成为我们这座城市“春天的使者”,而不再是“冬天的垃圾”。

责任编辑:朱丹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