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9日电 虽说已是飞雪寒冬,可大庆的草原却不寂寞。
一个个捆得“板板正正”的“草包”,一排排码放整齐的草垛,一辆辆满载牧草的车,一伙伙头戴皮帽、手拿草叉、嘴呼白气、脸挂笑容的农牧民,把草原的冬天搅得“火热”。
托禁牧的福,今年,大庆市牧草大丰收。
林甸县的宫长军,承包了810亩放牧草场,禁牧后,宫家的牧草“掏”上了。近日,他指着自家堆满院子的成捆牧草,笑着告诉记者,最保守估计,也能有8万多公斤。
大庆市1034万亩草原,全部禁牧后,今年,优质牧草的总产量达到81万吨,比去年增加62%,为农牧民增收1.3亿元。除保证本地区畜牧养殖用草以外,部分优质牧草出口日本等周边国家和地区。2004年,大庆市在红岗区、龙凤区、让胡路区、萨尔图区和高新区全面实施禁牧,四县和大同区扩大禁牧试点面积。从今年5月1日起,全市所有草场全部实施禁牧,过去用于集体放牧的600多万亩放牧场也全部承包到农民手中,彻底消灭了无主草原、无度放牧、无人管理和无偿使用的现象,使草原生态植被得到了明显恢复,草场生产力提高了1倍以上。
据调查,目前,由于草原禁牧工作的全面实施,不仅草原的产草量大幅度增加,一些新生植被也开始在盐碱地和沙化土地上生根。
市畜牧水产局副局长徐爱国告诉记者:“实施禁牧,大庆市走在全省前列。黑龙江省从2006年1月1日起,松嫩平原将实行永久性禁牧。实施禁牧是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改变传统的粗放养殖习惯、促进畜牧业与资源和谐发展、加速畜牧业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为农转牧战略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今后,我们还要坚定不移地实施草原禁牧,再现草肥水美的迷人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