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走堂”彩民——来去匆匆痴心不改
2005-12-11 06:05:17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宋文霞 孙二爽 徐芸茜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11日电 随着彩民大军的不断壮大,除了一些“有钱有闲”的“坐堂”彩民外,还有一些每天都来彩票投注站“点卯”的彩民。他们有固定工作,有自己的事业。因为没有过多的闲暇时间,他们每次总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被称为“走堂”彩民。

  记者来到哈市南岗区闽江小区内的一家彩票投注站。这家投注站大约有20平方米,四面墙壁上都贴着各种彩票玩法的近期号码一览表,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数字。投注站内已经聚集了五六名彩民,他们或坐或站,眼睛盯着墙上的彩票号码。过了一会儿,这几名彩民买完彩票后匆匆离开。在一上午的时间里,在这里购买彩票的人络绎不绝,仅在半个小时内就有20多人来购买彩票,他们中有开车来的,有骑自行车来的,有的西装革履,有的衣着朴素。他们来了之后,都拿出上次买的彩票,看看是否中奖了,然后一言不发地观察彩票号码表,决定今天要买的彩票号码。他们中每人购买彩票的数量不等,多的花100多元,少的花几元钱。直到快接近中午休息时,投注站的彩民才渐渐减少。据该彩票投注站的工作人员说,来买彩票的人一般都是附近的居民或者是在附近上班的人。他们来了之后,先是研究一下今天要买的号码,有时还咨询一下工作人员或其他的彩民,他们呆的时间并不长,基本上买完彩票就走。

  “每周二买40元,周四买30元,周五买20元,周日买30元……”。这是彩民付先生自己制定的买彩计划。付先生是一家科研部门的职员。他从两年前开始,每个月都会拿出自己工资的一半去买彩票,已经投入了一万多元钱。两年来,他的投彩计划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习惯,可以说是雷打不动,只要到了这些日子,无论工作多忙,他都一定要挤时间来到投注站买彩票。如果付先生遇到有事耽搁了没买成,他就会觉得浑身不舒服,心里特别难受,干什么都不起劲。

  一些“走堂”彩民每天都拿着同样的号码进行投注,这种做法被称之为“守号”。“守号”是“走堂”彩民的重要特点之一。这些彩民们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来购买同一个或者几组固定的号码,这些“走堂”彩民都有“放长线钓大鱼”的心态。在南岗区东大直街上一家大型福彩投注站里,记者看到一名中年男子来到了投注站,他从口袋里掏出两张昨天购买的彩票递给了投注员,让投注员看是否中奖。得知自己没有中奖后,该男子让投注员按照彩票上面的号码再打一遍。投注员说,这位先生每天都来这里购买同样号码的彩票,已经持续3个多月了。

  李女士是一位公司职员,每月工资都在3000元以上,她也是一个铁杆的“走堂”彩民。她经常会买几注彩票玩玩,每期的投入不会超过100元。但是在今年8月份的时候,她经过反复研究发现,“和值14”已经有70多期没有出现了,按照多年买彩票的经验,她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只要自己跟住了,要不了几期就能将以前买彩票的钱连本带利赚回来。李女士算了一笔账,包一注“和值14”需要150元,中了奖金是1000元,这样就可以净赚850元,如果包100注,就是85000元。所以,李女士从第76期开始跟“和值14”,最开始是投入50注,然后是100注、200注……到了第83期的时候,她已经投入了三十多万元,可是“和值14”仍然没有出现,无奈的李女士只好放弃了,三十多万元钱就这样打水漂了。

  据了解,“走堂”的彩民以上班族为主,年龄大多在30至50岁之间。他们有自己固定的工作,在追求事业能够不断取得成就的同时,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中彩”。当了四年多“走堂”彩民的刘先生感慨地说,除了希望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外,他希望能够中个大奖。“这一期不中,下一期可能会中;如果这期中了,那么下一期还会中……”这是“走堂”彩民的共同想法。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