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14日电 上个月,由于吉林石化的爆炸造成松花江流域水污染,哈尔滨市遭遇百年不遇的全城大停水。停水期间,市民有计划地使用家里存储的自来水,家家户户做到了“节约用水”。一时间,冰城涌动着倡导节约的良好风气。然而,停水事件造成的影响还没远去,部分行业业主和市民却“好了伤疤忘了疼”,将节约用水的习惯抛之脑后,冰城浪费水现象又重新抬头。
浴池是用水量比较大的行业,停水期间哈尔滨市所有浴池都暂停营业。浴池老板们真正意识到“水就是金钱”的道理。可如今水来了,浴池也恢复了正常营业,但在一些洗浴场所,大量原本可以节约下来的水却白白地浪费了。
在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兴路上的一家浴池内记者看到,该浴池洗浴大厅内设有30几个淋浴喷头,近百平方米的大厅虽然只有5个顾客在洗澡,可是却有8个喷头在喷水,洗浴的顾客们都在忙自己的,没有一个主动关掉不用的喷头。
这种浪费水的现象在浴池里很常见。在动力区安通街上的一家浴池里,大多数顾客为了方便,用随身携带的浴兜或者手巾,把感应淋浴器的感应区遮挡住,水持续地喷出来。即使暂时不用,水也照样流。本来可以节水的感应淋浴器变成了“长流水”。
洗车行是用水大户,有的洗车行也成了浪费水大户。
在南岗区开发区春龙路的一家洗车行里,工人正在用水枪洗刷汽车。记者估算了一下,一辆汽车冲刷完毕大约用15分钟,在这15分钟里,车行工人的水枪始终没有关闭,清水大量地流出。记者问一名工人是否觉得浪费,工人说:“现在又不停水,不用节约。不这么冲刷汽车,车主也不愿意。”由于水枪里的水大量外流,这家车行的门口已经结冰。这家洗车行生意很好,可是,生意越好,水浪费情况就越严重。
记者跟随前来洗车的金先生进入了道里区安华街的一家洗车行看到,几名工人正在大车库里刷洗一台黑色的奥迪A6轿车,一名工人穿着水靴,手拿一把水枪向车身喷去,而这家车行并没有过滤水的设备,大量的自来水向下水道流去。在工人休息的间歇,水枪被放在下水道入口处,大量洁净的自来水流入了下水道。工作人员称,刷一辆车就这么几十分钟,来回跑去开关水枪阀门太麻烦了,这么会儿时间能浪费几分钱的水。安装一套过滤系统少则要千余元,多则上万元,够洗多少辆车呀,他们就没有安装自来水过滤系统。随后,记者在这条街上的其他洗车行以及道外大方里和宏伟路的一些洗车行也看到了类似的情况。
中央大街中医街上的许多大型理容中心给客人洗头全都用流水冲洗,从来不用盆盛装。给长头发的女士洗头还要用护发素,冲洗十分麻烦,一位这样的客人大约需要三盆水,还未必冲得干净。而且在擦洗发水和护发素的时候冲水的龙头并不关闭。如果用容器盛水就会节省很多。
记者在南岗区十字街的一家美发店看到,这家美发店接完水给客人洗头时,水龙头根本不闭。记者随手关了水龙头,老板却说:“不用关,一会还得开,多麻烦啊?也花不了多少水费!”正在准备洗头的刘女士说,她经常来这里洗头,这里水随便用,特别方便。
记者在哈尔滨几所大学里看到,在停水期间,大学生们信誓旦旦的“节水宣言”有的却成了空言。
在南岗区学府路某高校的一男生寝室的水房里,记者看到很多同学都是直接接着水龙头洗脸、洗衣服,洗一次就要用很多的水,有时一些同学洗完之后水龙头也关不严。有的同学正往盆里放着水就回寝室了,水溢出来是常有的事。
随后记者又来到和兴路上一大学,学生小王对记者说,自从来水之后他们又回到了原来的用水方式。洗手用流水,而不用盆盛装,刷牙时,一边刷牙一边自来水龙头不停流出清水。每次洗衣服,自来水龙头都开着,把衣服泡在盆里,让水不停冲刷,直至泡沫被全部滤净为止。
在南岗区学府路上某学院的开水房里,记者发现很多学生都将暖壶中剩下的温水倒掉,用开水将暖壶冲涮一遍,然后再接满水壶,带回寝室。该校孙同学告诉记者,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大家也就“习惯成自然”了。
停水期间,市民们为了保证用水,发明了很多节水的高招,可如今这一切都成了过去。在南岗区宣西小区的一栋居民楼里,记者看到水正顺着二楼的一处阳台上淌下来,地面上已经结了近四厘米厚的冰。住在附近的居民说:“这儿漏水已经很多天了。”据该小区物业的管理人员说,这是该楼7楼住户家流下的水,可能是该住户家里的热水器坏了。物业已经给该住户打了几次电话,但都没有人接听,可能是住户不在家。
家住道里区友谊路的李女士称,“水危机”过去以后好像也没什么节水意识,这种停水事件也不是常常发生,没什么可怕的了。再说现在生活条件也好了,何必那么苛刻自己呢?她家马桶的水箱坏了,水不停地流,再流能流多少钱,也懒得去修理。居民王大爷称,他女儿家在停水时期还用洗脸水冲马桶呢,现在正常供水了,女儿却说,水也不贵,100块钱能用半年多,还节省什么啊。女儿家洗澡,满满一浴缸的水洗完后用来冲马桶或者擦地多好,就那么白白地倒掉了。王大爷很无奈地说,现在的年轻人啊,就注意表面的东西,什么事情都不往深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