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12月14日电 2日,家住哈尔滨动力区的鲁文龙应征入伍,出发时他的亲友团最为壮观,居然来了二十余位“妈妈”和“舅舅”拎着大包小裹为他送行。有人羡慕鲁文龙的亲戚如此关心他,可实际上这些人跟鲁文龙并没血缘关系。
18岁的鲁文龙是名孤儿,从小安乐街道办就成了他的家。没地方住,办事处给他找房子,没饭吃,办事处的干部轮流给他做饭、送饭。逢年过节,办事处主任曲国胜就把文龙接到自己身边,生怕孩子在节日期间觉得孤单。在众人的爱心关怀下,文龙慢慢长大,好心帮他的人都已成了“妈妈”和“舅舅”。今年中秋节,曲国胜又把文龙接到身边,吃晚饭时两人闲聊,文龙告诉曲“舅舅”,他从小就梦想着能当兵,可他什么亲人都没有,没人能帮他跑这件事,他自己又不知道该怎么办,看来这个梦想是实现不了了。看着孩子失望的神情,曲国胜心里很难受,他和办事处的领导商量后认为,能到军营锻炼一下,对文龙的成长很有好处,应该帮孩子实现这个梦想。于是,曲国胜开始留心征兵方面的信息,11月接到征兵通知后,曲国胜马上跑到派出所、学校帮文龙办手续,取表、盖章、报名……办事处的“妈妈”、“舅舅”像办自家孩子的事一样忙个不停。
捧着入伍通知书,鲁文龙的眼泪一下子流了下来。要准备行囊了,他的家顿时热闹起来,曲国胜买来红肠、面包和拖鞋、牙具等物品,动力区委和区民政局的“妈妈”、“舅舅”也送来了钱和各种物品。东西太多,文龙让“妈妈”们拿回去一些,可“妈妈”们说啥都不肯,使劲往包里塞,文龙的皮箱和行李包都被塞得满满的。
责任编辑:朱丹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