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12月15日电 近日,家住哈尔滨香坊区的残疾人赵艳华在“全国第六届残疾人艺术汇演”声乐比赛中,以一首《海燕》获得美声组一等奖。多年来,她靠顽强的毅力,坚持声乐训练,以高超的声乐技巧、甜美的音质,20多次获省、市及国家级声乐比赛大奖。
赵艳华今年42岁,曾在市民政局工会工作。1岁时,赵艳华患上小儿麻痹症,长大后依靠双拐行走。从小,她就对唱歌有浓厚的兴趣,收音机就是她的音乐老师,七八岁时,她就能学唱收音机曾播过的京剧、评剧唱段及多首歌曲。
赵艳华18岁时,父亲为她找了位专业声乐教师教她唱歌。从那时起,她几乎把所有业余时间都用在练习唱歌上,为让歌唱气息流畅,她每天坚持站立发声、演唱两三个小时,由于长时间拄双拐站立,她膝盖关节处常常钻心疼痛,胳膊也因长时间架拐而累得直突突;练习专业发声方法需腹部气息自然贯入头腔使声音不发虚,而这对于下肢无力的赵艳华来说是极为困难的,每当唱完一首大曲目,她都累得浑身大汗。
1984年,赵艳华以优异成绩考取吉林省艺术学院声乐系,毕业后,她又到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进修本科学历。1997年,她以一首高难度歌剧选曲《为艺术、为爱情》获“黑龙江省残疾人歌唱大赛”一等奖。此后,不少人慕名来找赵艳华学声乐,这其中包括残疾人及病重的癌症患者,对于他们,赵艳华不但耐心辅导,而且全都免收学费。
目前,她的学生中已有6名考入中央民族大学、哈师大等专业艺术院校,还有不少学生活跃在哈尔滨市业余文艺舞台上。现在,赵艳华在社区帮助下,已开办起一家规模不小的幼儿园,近期她正与有关单位联系,准备开办一所免收学费的“残疾人声乐学校”,义务教授有声乐天赋的残疾人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