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19日电 题:评论:注入新动力建设新农村 一论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从12月上旬开始,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已经全面启动。哈尔滨市参加第三批教育活动的主要对象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党员,约占第三批参加教育活动党组织的93.7%和应参加党员总数的97%。深入开展第三批教育活动,确保党员受教育、党组织增活力、群众得利益,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乃至推动哈尔滨市“快发展、大发展”的全局,都将产生积极影响并注入强劲的动力。
开展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必须把握中央总体要求,紧扣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的一项历史任务,也是农村先进性建设的根本着眼点和落脚点。胡锦涛同志最近指出,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要结合农村实际,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正面教育,解决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主要问题,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重点问题,务求取得实效。”为开展好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胡锦涛同志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扎实推进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开展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必须把握主要环节,找准并解决主要问题。要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紧密联系农村党组织和党员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切实抓好先进性教育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工作,通过深入学习、认真查摆、大力整改,着力解决农村党组织和党员思想、组织、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农村党员干部执行政策、加快发展、服务群众、化解矛盾、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努力提高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全面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发展。
开展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必须紧密结合“三农”工作实际,切实注重实效。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上,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在活动中一定要紧密联系哈尔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着眼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上下功夫;着眼于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在建设和谐农村上下功夫;着眼于管理民主、激发活力,在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村民自治机制上下功夫;着眼于服务群众、发挥作用,在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上下功夫。通过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使农村党员真正受到教育,使农民群众真正得到利益,不断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