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偏僻地区医院夜诊太“慢”
2005-12-19 09:38:37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显达 刘旭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12月19日电 哈尔滨日报连续发表《个别医院夜诊不“急”》报道之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很多读者给记者打电话,反映哈尔滨市偏远地带医院夜诊不“急”问题突出。16日凌晨2时至4时,记者暗访了一些偏远地带的医院,发现存在夜诊唱“空城计”、值班人员擅离职守工作拖沓、急诊室无人的现象。

  市中医医院

  值班室漆黑大夫边吸烟边看病

  16日凌晨2时10分许,记者来到道里区建国街上的市中医医院,门诊挂号处亮着灯却无人,记者敲玻璃后,一名睡眼惺忪的值班人员出现。记者称肩部疼痛,他为记者办理挂号手续后,让记者到外科找值班大夫。记者来到外科值班室、内科值班室、骨科值班室发现均已熄灯。记者敲外科值班室门,约一分钟后一名男大夫开门。得知记者肩部疼痛,他让记者去骨科值班室找大夫。记者来到骨科值班室敲门约一分钟后,才有一名男大夫开门。大夫让记者脱去外衣进行检查时,自己点上了一根烟,整个诊断过程中,大夫一直在吸烟。诊断后,该大夫并没有为记者记录诊断说明,记者只好持一本空白医疗诊断手册离开医院。

  省第五医院

  门诊唱“空城计”夜诊门铃成摆设

  16日凌晨2时30分许,记者来到道里区工农大街的黑龙江省第五医院,医院二楼各房间均亮灯,记者发现该门诊大门已从内部锁死,门上贴有“日诊西侧通行、夜诊通道按门铃”等字样。记者根据提示,不断按门铃近10分钟,医院内值班人员并无任何反应,夜诊门铃竟然成了摆设。随后,记者用力敲门,也无人应答,无奈之下,记者只好离开该医院。

  王岗中心医院

  挂号处难挂号大夫穿拖鞋诊病

  16日凌晨3时40分许,记者来到南岗区王岗镇王岗大街15号的王岗中心医院,发现挂号处亮灯无人,敲玻璃后一值班人员才出现,挂号后让记者去外科门诊室找医生,记者发现外科门诊室内灯亮无人,记者等候数分钟后未见值班人员归来。随后记者回到挂号处,在值班人员的帮助下,记者敲一熄灯外科值班室的门,许久才有一名男值班大夫出现。大夫披上了工作服,赤脚穿一双蓝色拖鞋为记者诊断。记者被诊断为右肩部软组织挫伤,大夫称,这种情况需要照X光片,等到明天才能拍片。

  动力区黎明医院

  值班室熄灯X光透视不能做

  8日凌晨4时许,记者来到动力区黎明医院,记者发现挂号处已熄灯,敲玻璃约一分钟无人应答,记者只好在楼内逐层寻找大夫,此时从挂号处内走出一名值班人员,得知记者来意后说:“你肩膀受伤了,必须‘拍片’,现在没人,拍不了,明天再来吧。”记者称疼痛难忍,值班人员才告诉记者去外科敲门找大夫。记者来到该门诊外科值班室,发现室内已熄灯,敲门许久,一位刚刚睡醒的大夫才开门,得知记者肩部受伤后,其对记者说:“现在没有能拍片的人,你明天早上8点再来吧。”

  市传染病医院

  值班人态度恶劣方便筷子成“工具”

  16日凌晨4时30分许,记者来到市传染病医院,发现该医院挂号处亮灯无人,敲玻璃许久无人应答,记者只好在楼内找大夫,记者发现各值班室均已熄灯。当记者欲离开该医院时,被一名值班人员呵斥道:“干什么的,满楼跑?”记者称看病的。在该值班人员的帮助下,挂号处里终于出现了一名刚睡醒的女工作人员,挂号后,记者来到内科诊室,敲门许久,一中年女大夫才开门,得知记者腹泻后,该大夫递给记者一个方型塑料盒,并在桌上吃剩的盒饭里掰了半根筷子递给记者,让记者去取“粪样”,记者以暂时无便为由离开医院。

  记者走访中发现,哈尔滨市偏远地带部分医院门诊唱“空城计”,值班人员擅离职守、工作期间睡觉的现象严重,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责任编辑:朱丹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