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21日电 民工王建民在北京同仁医院因为无钱治病暴死的消息经《黑龙江晨报》披露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连日来,很多市民致电《晨报》,表达对王建民的同情,并对北京同仁医院的见死不救和麻木不仁进行强烈谴责。
黑龙江省调查总队金刚处长表示,在《晨报》开始报道王建民的事件后,每一天的报纸他都仔细阅读,关注事态的进展,同仁医院的所作所为让人感到心寒。该事件被披露后,同仁医院没有立刻采取措施进行补救,而是寻找各种借口进行搪塞,推卸责任,甚至召开新闻发布会替自己圆谎。无论他们怎样解释,都无法掩盖其见死不救的事实。
某私立学校教师齐晓飞表示,医生的天职就是救死扶伤,就是挽救生命,无论患者从事何种职业,身份如何,都是一条生命,同仁医院怎能如此麻木不仁?难道就因为王建民没钱,就三次将其拒之门外,让他怀着对生命的渴望、对亲人的不舍含恨离去?
在哈市某私企工作的李连双表示,他是由外地来哈市打工的,身在异乡,为了生活而奔波的辛苦他很了解。农民工在外地打工不容易,风餐露宿、居无定所,如果不是因为没钱他能睡在火车站吗?但是不能因为囊中羞涩,就被剥夺生存的权利。在哈市某超市工作的龙滨认为,《晨报》对此事报道得非常好,揭露了当前医疗行业存在的问题。多年来,他一直是《晨报》的忠实读者,时刻关注着《晨报》每一天的变化、每一天的进步。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揭露事件真相,替弱势群体说话,这是《晨报》拥有越来越多读者的原因。这次,他同样希望《晨报》像以往那样坚持真理,一追到底。为暴死的农民工讨回公道。
在卫生部门工作的赵女士表示,现在医疗体制的确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医生的漠然和麻木不仁也是不可小视的大问题。即使有更加健全的医疗体制,而医护人员丧失了医德,丧失了仁爱,甚至丧失了人性和良知,那健全医疗体制又有何用?更何况王建民的死不是同仁医院不具备医疗条件,而是那里的医护人员不具备医德之心,所以不治好医生的“冷漠病”,还不知道有多少患者会遭遇与王建民同样的命运。
很多市民还表示要为王建民家属捐款献一份爱心。市民王先生给记者打来电话称,他准备捐款1000元支持王建群在北京打官司讨说法。王先生说,现在不但是农民工看不起病,就连普通的城市居民也无法面对昂贵的医药费,去医院看一次病,就会花掉他们一年甚至一辈子的积蓄。王建民的死很值得同情,但愿他的死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让大家一同来支持王建群讨回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