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21日电 今天一早,黑龙江晨报记者就来到了位于北京宣武区的北京市120急救中心,打算核实王建民被送往北京同仁医院的过程。但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员拒绝接受采访。
随后,记者又给北京市急救中心打电话,再次表示要了解王建民两次被“120”送往同仁医院的过程。急救中心办公室一位女士接了电话,得知记者是黑龙江媒体来京了解此事,马上表示出很谨慎的态度。记者问:“12月11日与12日晚,北京市急救中心是否派出120急救车,先后两次将齐齐哈尔进京打工的民工王建民送往北京同仁医院进行急救?为何在第一次医院没有救治患者的情况下,第二次又将其送到同仁医院?”这位工作人员说:“你们可真有干劲儿,这件事情不是已经报道过了吗?还没完了呢?两次都送到同仁医院是因为卫生部门有规定,急救采取就近原则,不过我们急救中心不负责接待记者,只负责咨询和派车。”
之后,这位工作人员让记者与北京市卫生局宣传中心的张处长联系。
在急救中心门口,记者与一位正在清理急救车的司机攀谈起来。这位司机说,按照卫生部门规定,他们在送病人时首先要征求家属意见,如果家属没有意见,或者患者没有家属,“120”急救中心一般都要按照“就近原则”,将患者送到距离最近的医院。对“120”送来的患者,医院必须及时抢救,如果因为该医院没有相应科目,或者不具备抢救患者的医疗条件,“120”可将患者及时转送到合适的医院。这位司机说,医院不应该以没钱看病为由,将患者拒之门外。一般情况下,医院对于暂时没有支付能力的患者,应先抢救,使其脱离生命危险。
下午3点,黑龙江晨报记者来到北京市卫生局。门口登记的两名工作人员说,必须要有卫生局相关处室的电话才能进去。记者表明了身份。但这两名工作人员说,记者必须自己打电话联系。记者随后拨通了北京当地的114查号台,但只有卫生局总机电话。记者再次说明情况,这两名工作人员说,如果不认识,就别进去。随后,指着旁边说,你们到接待大厅。
记者来到接待大厅,向一名接待员说明了采访意图,并在登记簿上登记。这名接待员告诉记者一个卫生局医政处电话。记者立即返回卫生局的入门登记处。这两名工作人员随后让记者用分机打通了医政处的办公电话。医政处的一位女同志得知记者是从黑龙江来专门采访北京同仁医院一事后,说,这事由卫生局急救处负责。随后,又给了记者一个急救处的电话。当记者按照号码拨打过去时,一女同志说,处长不在,当记者表示自己已经在卫生局办公楼下时,她表示,处长不在,她是新来的,什么都不知道,随后马上挂断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