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绿乐尔”奶站突然“蒸发” 500户奶农200多万奶款至今没有着落
2005-12-24 05:44:19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王东 夏红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24日电 今年7月12日,哈尔滨市绿乐尔食品有限公司设在松北区的两个奶站及所属的17个送奶点突然“消失”了,这让500余户奶农欲哭无泪。根据奶农统计,“绿乐尔”共拖欠送奶款200余万元。如今5个多月过去了,奶农们被拖欠的血汗钱依然没有着落。

  12月20日,记者来到“绿乐尔”在松北区设立的汽轮送奶点。送奶点房内空荡荡,墙上还贴着《奶站管理制度》和《奶站清洗操作规程》。奶农李庆霞说,两年前,她饲养了8头奶牛,主要是给绿乐尔公司设在这里的送奶点送奶。七八月份正是奶牛出奶的旺季,2004年7月,送奶点的工作人员却借口资金周转出现问题,拖欠了她家牛奶款总计7000多元,一直没有给付。2004年9月以后,她就再没给“绿乐尔”奶站送奶。没想到今年7月,该“绿乐尔”送奶点突然消失了。记者在奶户的欠款账本上看到,2004年七八月份,“绿乐尔”共拖欠39户送奶款12.6万元。

  在松北区“绿乐尔”新春送奶点,奶农常庆春向记者出示了盖有哈尔滨市绿乐尔食品有限公司印章的奶户证。常庆春介绍说,由于当时“绿乐尔”送奶点收购价要比其他送奶点高,附近村民都愿意将牛奶送到这里。2004年七八月份的时候,“绿乐尔”两个奶站的负责人臧春龙告诉奶农,最近公司收购款周转出现问题,这两个月的送奶款暂缓支付。由于送奶站从未拖欠过奶农的奶款,因此奶农们都没太在意,继续给奶站送奶。今年7月12日,臧春龙突然派人拉走奶站的制冷设备。于是,感觉不对劲儿的奶农向警方报了案。经奶农初步统计,在17个送奶点中,至少有500户奶农被拖欠了奶款,共计200多万元。

  臧春龙拉走制冷设备后就神秘消失了。据曾经做过“绿乐尔”团结奶站会计的孙成友介绍,7月11日晚,臧春龙给他打来电话说:“现在收奶不挣钱了,你把账本交上来,我统计一下,到底欠奶户多少钱?”孙成友来到奶站把账本交给臧春龙后,孙成友就再也没见过臧春龙。

  21日,记者辗转找到臧春龙的姐姐臧春艳,当时她在“绿乐尔”奶站负责招工工作。据臧春艳介绍,从2002年5月开始,“绿乐尔”在松北区青山镇和乐业镇分别设立了两个奶站,下设17个送奶点,分布在17个村屯间。建站之初,弟弟臧春龙和绿乐尔公司签署了购销协议。协议规定,奶站负责给绿乐尔公司收购牛奶,而“绿乐尔”给奶站每公斤0.15元的管理费。按照臧春艳的说法,去年7月,“绿乐尔”以资金紧张为由拖欠奶站送奶款,奶站至今没有拿到这笔款,致使奶农拿不到奶钱。

  就在奶农四处奔走追讨奶钱的时候,“绿乐尔”悄悄地进行了一项“改革”。今年8月,哈尔滨绿乐尔食品有限公司更名为佳润农业食品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许宪福告诉记者,目前“绿乐尔”拖欠下设奶站送奶款共计100多万元,其中包括拖欠臧春龙负责的奶站40多万元。

  40万奶款与奶农所说的200万相差甚远,那么多出的160万元钱又是怎么回事呢?对此,许宪福表示,公司只对奶站“说话”,奶站每次把收购的牛奶送至公司,公司就会把收奶资金足额支付给奶站,然后再由奶站分发给奶农。因此,奶农只能找奶站去要那160万元欠款。

  据业内人士介绍,“绿乐尔”始建于1996年,是专业生产液态奶的乳制品加工企业。2002年“绿乐尔”开始与内蒙古蒙牛乳业公司合作,以“贴牌”方式,“绿乐尔”生产加工鲜牛奶,贴上“蒙牛”商标在市场上销售,一时引发各方关注。2004年7月,蒙牛公司与“绿乐尔”结束合作。

责任编辑: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