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12月26日电 与过去“三下乡”不同的是,哈尔滨道里区把农民最需要的物资送到手,把农民最渴望的技术送到家,把农民最企盼的医药送到炕头。全区28个小分队为10个村农民送去年货、药品、越冬服装和种田、养殖技能,一次“三下乡”解决了2000多户农民的心头事。
在榆树镇望哈村,区卫生局直接把“流动医院”车开进农民家门口,4支医疗小分队为农民免费体检,对卧床的特困农民,带着药品上门免费治疗。在榆树镇养老院,医疗小分队现场为14位孤寡老人做心电、B超,把一些治常见病的药物分发给老人。群力乡宏伟小学校缺少桌椅和电脑,区教育局宏伟为小学校送去100套刚出厂的新桌椅和1台电脑。区科协、区科技局的科技工作者,还为新发小学校购买了科技图书和画册,在校园里举办科普展,培养孩子从小爱科学。群力乡的农民爱看节目,区文化馆的专业演员连夜赶排了10多个文艺节目送戏进村。
新发镇有10户农民既不缺吃也不缺穿,就是犯愁买化肥没有钱。区农林水务局、区民政局的党员干部捐钱买了100袋化肥,分别送到他们家里。来到年关,全镇还有20户特困家庭生活困难,区经贸局的党员干部为每户送去一个有饺子、猪肉等礼品的“爱心大礼包”。听说农民取暖没有煤,有的还住冷屋子,驻道里区的文明单位,现场捐款,解决困难农民的越冬问题。农村过年家家喜欢贴对联,区文联请来4名书法家,现场为农民写福字。最受欢迎的还是农业专家举办的科技种田技术讲座,三个课堂座无虚席,绿色种植、特色养殖、手工编织,让农民长了见识。
据了解,道里区在今天开展的三下乡活动中,送现金6万元,送棉衣2万件、桌椅100套、化肥3卡车,折合人民币10多万元,为新发镇和群力乡的2000多户农民解决了化肥、穿衣、吃饭、取暖、就医等难心事。道里区委针对农村困难户多,帮扶面大的情况,决定在春节前把“三下乡”改为常下乡,采取单位帮村,专业部门帮屯,党员干部帮户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