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买卖假证用电话传递密码 超市存物柜成“交易点”
2005-12-29 07:47:12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李玲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12月29日电  哈尔滨家乐福、沃尔玛等一些大型超市设置的免费密码自助存物柜,本是为方便消费者购物设置的,可是日前一些不法分子却将存包柜当成了假证“交易点”,通过电话传递密码,进行“钱证”交易。

  哈尔滨市市民张先生今年找到了一份待遇十分优厚的工作,可是该单位要求应聘人员必须持有中级职称证才能被正式录用。张先生没有该证书,却十分想得到这份工作,于是想到了办理假证。他拨通了一个制假证的联系电话,一位南方口音的男子告诉他可以办理,价格为350元。张先生询问交易地点时,该男子告诉他将个人资料放在道外区家乐福超市的密码存物柜中,然后将存物柜号码和密码打电话告诉他,他就会派人将资料取回。等证件做好后,也同样放在存物柜中,等张先生拿到证件后再将钱以同样的方式放入柜中。张先生按照该男子的指示做了,第二天果然在该超市的免费存物柜中拿到了假证。在哈尔滨大街小巷,到处都贴着制假证的联系电话。记者随意拨通了一个电话,佯称想做一个大学英语四级证书。对方称:“可以办理,180元,如果要证书外壳还要再加50元。”并要求记者将学校名称、身份证号码等个人资料写在纸上,放入道里区沃尔玛超市的免费密码存物柜中,拿到证后再将钱放入柜中。记者询问:“这样交易不怕顾客不给钱吗?”对方十分得意地说:“你不是将资料都给我了么?如果没有拿到钱,我们就根据你的资料到学校、教育部门去举报你。这种交易方式大家都放心,我们一直是这样做的,还没有遇到敢不付钱的人呢!”

  随后记者又拨通了10余个制假证的电话,对方均要求以超市的免费密码存物柜为交易场所。

  对此,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的赵瑞政所长表示,超市提供的免费存物柜是自助形式的,对于顾客存放什么物品并没有规定。而不法分子利用存物柜进行交易,就是看中了这种交易方式可以实现双方不见面,比其他方式更加安全。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这些地方的监管。

责任编辑:刘华